“幸亏你们来得及时!”4月1日11时许,家住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的陈女士(化名)紧握着民警邓耀鑫的手。十几分钟前,陈女士因轻信网上骗子伪装成的“债务规划师”,承诺只要一次性转账6000元,就能让她每月从1万元的房贷降到只还500元。
水果湖警务站民警邓耀鑫接到分局诈骗预警后,火速赶至现场。刚开始,陈女士还不愿交流,生怕民警阻止她“发财”,直到邓耀鑫调出收款方外省某优才公司的涉案信息(正被法院强制执行),根本不可能帮她“减免房贷”,陈女士才幡然醒悟。6000元转账被成功拦截在输密码的前一刻。
与时间赛跑的“三快工作法”
快联系、快劝阻、快冻结,这是邓耀鑫近几年在水果湖警务站探索出的“反诈法宝”。
日常工作中,很多受骗群众因受诈骗分子影响,不接外界电话、不回信息,导致民警无法联系到受骗人,后续工作无法开展。群众被骗受损,令邓耀鑫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如何让反诈更有效。
2023年10月9日的一次成功拦截,让邓耀鑫尝到了快速联系的“甜头”。接到分局反诈中心预警后,他赶往现场同时,从开始打不通电话到想尽办法联系上受骗群众,指导其暂停操作,挽回损失。
如今,这套“三快工作法”已在全警务站推广,并由警务站5名民警组成反诈突击队,2024年以来,在接处警中成功劝阻止付24起,为群众挽回损失200余万元。
“‘三快工作法’的关键在于快,要与犯罪分子抢时间。”水果湖警务站依托这套工作法,建立了辖区涉诈档案,确定责任民警,定期对曾受骗的群众做反诈宣传。4月1日的陈女士也被录入涉诈档案中,4月5日,她接到邓耀鑫的电话回访,4月11日,民警上门对其做反诈宣传。
拦截诈骗,更多时候考验的是民警的沟通能力。
“别挡我的财路!”今年1月,邓耀鑫接到虚拟投资被骗的反诈预警,受骗人毛先生(化名)见到民警却是一脸不耐烦。
“您先别转账,我帮您看看,没准还能有意外收益。”邓耀鑫连忙向陈先生解释说。经过一番耐心劝导,毛先生终于吐露实情,他通过一家公司申请专利,需投资十多万元才能将专利变现成百万元。
“这个公司涉及十几起立案,如果您实在想投资,建议过完年去当地考察一下,就当旅游。”邓耀鑫说。
毛先生最后采纳了建议,并且下载了反诈APP,申请了资金止付,保住了十万元。一个月后回访,毛先生已经发现这家公司不靠谱,彻底摆脱了骗子的花言巧语。
“要用与时间赛跑的速度撕破骗子的把戏。”邓耀鑫说,“三快工作法”离不开警务站快速响应的优势。
从治安尖兵到“止损专家”
“当年制服持刀逃犯的狠劲,现在全用在和骗子抢时间上了。”谈起邓耀鑫当年火线入党的经历,水果湖警务站教导员朱泳感慨良多。
1995年9月,刚参警不久的邓耀鑫,跟随治安支队同事前往江岸区后湖抓捕一伙赌徒,一名赌客从二楼跳下逃窜,邓耀鑫紧随其后也跳了下去。男子见无路可逃,突然从口袋掏出了一把弹簧匕首,邓耀鑫顺手抄起一把椅子砸过去,打掉了赌客手里的匕首,随即一个过肩摔将男子制服。
“见鬼,我都逃了几年了,没想到今天栽在你手里。”原来该男子是外省警方一直追捕的命案逃犯,邓耀鑫初出茅庐就将其抓获。这次经历不仅得到市局嘉奖,邓耀鑫还被发展为预备党员。
他从治安尖兵到警务站里的“止损专家”,邓耀鑫始终保持着冲锋姿态。“我们多跑路、多讲话,群众就少有损失。”31年警营生涯,从治安、监管、派出所刑侦、治安,再到如今的警务站,邓耀鑫的岗位虽有变化,但不变的是他“见不得群众受骗”的初心。
破解骗局成为全区反诈教学案例
“骗子现在玩‘蚂蚁搬家’了!”邓耀鑫掏出工作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接触到的新型诈骗手法。去年,他破解了一起“小额转账钓鱼”骗局,被制成反诈教学案例在全区学习。武昌区一群众手机连续三天收到1分至5角的小额转账,后被骗子用“转错账”的话术诱导,并发送虚假链接,试图用钓鱼网站获取报警人的账户密码。邓耀鑫及时识破骗局,并帮助报警人保住了20多万元的存款。
“‘三快工作法’的核心理念,是提前预防。”邓耀鑫坦言,这种理念的形成和他多年一线工作密切相关。2016年,他在水果湖街东亭派出所担任治安民警,负责中北路沿线28个工地的治安,涉及近7000名工人。每到年关,工地最多的警情是工人聚集讨薪,邓耀鑫接手后,摸索出了“源头防控法”,要求每个工地提前三个月报送工人实名信息,逐份梳理施工合同,手绘承包公司组织架构图。“全盘掌握每个项目的‘人、钱、账’等相关信息,才能提前发现欠薪苗头。”这套方法让其管理的工地连续5年保持“零集体讨薪”。
一步一个脚印,干一行专一行,从警31年,在水果湖的街头,邓耀鑫依旧每天脚步铿锵,初心不改——守护群众的钱袋子,既要说到,更要做到。
(记者:白云 通讯员:孙逊、董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