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百万元借贷纠纷案陷入执行难,法院执行“与民共情”当事双方都点赞
时间:2025-04-21 09:14来源:湖北长安网责任编辑: 陈言

东宝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明强(图右三)和该院执行局副局长赵杰(图右四)收到原告、被告分别送来的致谢锦旗。一起横跨鄂苏两省、耗时8年的百万元借贷纠纷执行案就此画上圆满句号。

这场凝结着司法智慧与人文关怀的执行“攻坚战”,不仅让八旬老人两个女儿的债权全额兑现,更让远在江苏的被执行人遗孀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笔72万元借款引发的八年司法“长跑”

2012年,老家江苏扬州的朱某在湖北荆门承包工程时,与本地市民徐某结下友谊。当朱某遭遇资金困境时,时年72岁的徐某说服两个女儿将72万元出借给这位朋友。谁也没想到,这份源于信任的借款,会开启长达8年的司法追索。

借款协议约定的还款期转眼即至,但朱某不仅未能履约,更在2015年被确诊罹患重症。其间,这位重信义的商人带着儿子王某登门致歉,当场签订债务转移协议。当年,朱某离世,王某依约接过了父亲遗留的债务。然而,随后数年,徐家姐妹多次催讨未果,最终于2017年向荆门市东宝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时执行标的物只有朱某生前在荆门的一处住宅,但初步估算价值远不足以覆盖本息。”经手此案的赵杰回忆,更棘手的是王某因涉其他刑事案件被扬州警方羁押,案件执行陷入僵局。法院当即启动跨省协作机制,办案团队三赴扬州,在看守所内完成对王某的司法问询,最终促成当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王某需偿还徐家姐妹的本金72万元及利息。

千里奔袭锁定债权,两地法院展开执行拉锯战

2017年首次网络司法拍卖中,朱某名下一套住宅网拍成交,但这仅实现徐家姐妹的36万余元债权。当2020年底法院准备拍卖朱某名下商铺时,江苏扬州江都法院突然来函主张执行分配权——原来王某在当地涉及2000余万元经济纠纷,该商铺成为鄂苏两地法院的争议焦点。

“商铺性质认定是破局关键。”赵杰翻开泛黄的卷宗介绍,该商铺系朱某生前工程发包方抵付的工程款,依法应优先清偿建设工程相关债务。其间,朱某女儿主张放弃继承权,江都法院坚持按债务比例分配,多重法律争议让执行程序停滞3年。

为破解困局,东宝区人民法院组建专班展开“作战”,不仅赴扬州协调两地法院执行冲突,还派员前往省城武汉咨询法学专家论证继承关系。2022年1月,该商铺历经多次流拍,最后以229万余元成交,但围绕分配方案的博弈仍在继续。

百万元执行款终落地,两面锦旗背后的司法温度

前不久,随着最后一笔执行款划转到位,这场持续八年的执行拉锯战迎来终结。根据法院最终裁定:229万元商铺拍卖款优先清偿徐家姐妹剩余本息合计70余万元;另外140余万元由朱某遗孀与王某各继承70余万元,其中王某所得部分用于履行江都法院判决债务。

“原以为这笔钱永远要不回来了。”85岁的徐某抚摸锦旗上的流苏说。而在千里之外的扬州,朱某遗孀通过委托人说道:“感谢法院守住底线,既维护债权人权益,也保障了她的基本生活。”

赵杰表示,这起案件完美诠释了强制执行与善意文明的辩证关系,在保障胜诉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家庭的冲击,体现了新时代执行工作的智慧与温度。

阳光下,东宝区人民法院荣誉室里新增的两面锦旗交相辉映。“秉公办案执法如山”与“保护百姓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金色大字,记录着这场横跨八年的正义守护。正如王明强所言:“破解执行难没有捷径,唯有对法律信仰的坚守,对群众诉求的共情,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司法温度。”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