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湖北武汉警察博物馆—— 在历史回响中讲述不平凡的警事
时间:2025-07-25 19:08来源:湖北长安网责任编辑: 李鸽

每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胜利街271号的武汉警察博物馆钟楼响起钟声,人们就仿佛听见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将武汉警界的往事娓娓道来,同时也向世人昭示当今的平安和谐来之不易。

“这里每天都有人来拍照打卡,特别是节假日,许多外地游客都会慕名而来。”武汉警察博物馆馆长王国栋说道。

警史回响,让文物诉说时光往事

2月28日,曾受到毛主席接见的新中国第一代女交警邱益英在武汉逝世。武汉警察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收集整理了邱益英同志的部分遗物及荣誉奖章,在博物馆设专柜展览,引起媒体的关注。3月,多家媒体赴汉采访邱益英同志先进事迹期间,还在武汉警察博物馆召开了座谈会,使武汉警察博物馆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建筑成为焦点。

武汉警察博物馆大楼本身就是该馆最大的“文物”。这栋建筑始建于1909年,最初是汉口德租界工部局、巡捕房的办公楼,民国时期成为汉口市警察局第11分局的办公楼。历经百年风雨,大楼丝毫无损,以其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吸引众人关注。

岁月留痕,见证武汉警察发展脉络

走进武汉警察博物馆,武汉警察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基本陈列馆分为序厅、晚清、民国、解放和改革开放5个部分。序厅以版画结合历史影像的形式,展示了武汉近现代警察制度历经120年的发展史,再现了武汉在中国警察史上书写的多个“第一”。譬如,1902年成立的武昌警察总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以“警察”命名的警察机构,也是中国近现代警政肇始的标志性事件。1903年成立的湖北警察学堂,是中国最早的公派警察留学生回国开办的警察学堂……

在众多展品中,一架警用直升机尤为醒目。这架恩斯特龙FX280警用直升机,1993年列装武汉市公安局。该直升机曾参加过1998年抗洪抢险、中山舰打捞、三峡大坝航拍等多次重大任务,如今已经退役的它,停驻在博物馆二楼露台,威武欲飞,仿佛随时待命。

馆内还能看到武汉户籍制度的变迁。从民国时期的汉口市人口登记卡片、汉口市民证、身份证,到新中国成立后颁发的各种形式的户口簿,不同样式的证件承载着时代的记忆。

此外,被誉为“中华第一枪”的“汉阳造”步枪也在博物馆展出。1896年6月,汉阳兵工厂生产出第一把“汉阳造”步枪,直到1944年才停产。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用“汉阳造”步枪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汉阳造”步枪由此登上历史的舞台。抗日战争开始后,它成为中国军队的主力枪械,陪伴中国军队走过了最艰苦的岁月,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

武汉是一座英雄之城。在博物馆英模厅,展陈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汉公安机关牺牲的53位革命烈士,以及和平年代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杰出英模,细阅事迹简介,令人为之动容,肃然起敬。

匠心守护,让文物焕发时代风采

一根木质警棍,一枚铜质警哨,一张指纹卡,一纸结婚证,一组《策反在子夜》的连环画……博物馆的每一样展品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它们的收集与保护既体现了武汉公安尊重警史、勿忘历史的匠心,也凝结着他们的辛劳汗水。

2021年4月,为清理存放在仓库的50余包、40余箱旧档案,并对其中的文物进行修复整理,武汉警察博物馆在网上招募了一批文博工作志愿者。

清洁、拓印、装裱……整个修复工作延续了5年,最终这批沉睡百年的档案,以《武汉警察博物馆馆藏印章拓本》的面貌展现在公众面前。如今,这支志愿者队伍的身影仍活跃在武汉警察博物馆,成为传播警史的重要力量。

2022年10月,有群众在汉阳江边发现一块民国时期的“汉阳兵工厂界碑”。武汉公安立刻起草申报材料,以武汉警察博物馆是湖北省和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名义,发函给市文化和旅游局,要求收藏界碑。2025年3月,“汉阳兵工厂界碑”被成功运回博物馆纳入收藏,结束了界碑的漂泊生涯。

如今的武汉警察博物馆不仅是一位公安历史的“讲述者”,还是公安文化活动的传承者和载体。武汉公安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各单位主题党日活动、“送欢乐、下基层”“平安武汉我助力”等各类宣讲活动均在此举办,也让警史在互动中焕发新生。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