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湖北宜昌公安:以硬作风啃硬骨头 守护群众安全感
时间:2025-08-21 11:42来源:湖北长安网责任编辑: 安羽

“越是问题突出,越是考验担当作为!”8月12日,宜昌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在西陵区公安分局学院街派出所召开电诈治理督办会,针对该派出所辖区连续发生电诈警情,现场把脉问诊。

今年以来,湖北省宜昌市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突出重点抓细抓实,严格标准确保质量,让“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成为宜昌公安推进各项工作的鲜明底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严治警激活队伍“战斗力”

“电诈治理抓不好,很大程度上是担当作为方面出了问题。”8月13日,一场特殊的约谈会在宜昌市公安局举行。被约谈的23名各级公安机关“主官”神情专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问题症结与改进方向。

“守护群众利益,容不得半点含糊和懈怠。主体责任扛不牢,就是最大的失职!”宜昌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掷地有声。这场充满“辣味”的约谈,是宜昌市公安局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将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压力精准传导至“神经末梢”的缩影。

为根治群众身边的作风顽疾,宜昌公安将群腐集中整治与全省政法队伍突出问题集中教育整治相结合,构建“一月一调度、调研必问效”的工作机制,主要负责人每月专题调度、深入一线问效。配套建立“集中整治专题报告、情况通报、督办约谈问责”闭环体系,推动问题整治工作不断向基层所队、执法一线和服务窗口延伸拓展。

激浊扬清,带来的是政治生态的持续净化与队伍战斗力的显著跃升。2025年上半年,全市公安机关违纪案件数量同比下降61.5%,队伍整体素质的持续向好,直接转化成了守护平安、服务人民的强大动力。

重拳出击铲除犯罪“黑土壤”

群众安全感是最基本的民生诉求,湖北省宜昌市公安机关始终聚焦危害群众安全的突出违法犯罪和滋生腐败的土壤,重拳推进“扫黑除恶”、反诈防骗、禁毒除害。

今年5月,在宜昌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撑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公安局循线深挖,从一条威胁线索入手,打掉一个长期盘踞当地、垄断蔬菜市场的“村霸”团伙,抓获8名犯罪嫌疑人。此案成为宜昌公安纵深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的典型案例。

面对黑恶、电诈、毒品等犯罪交织渗透、点多面广的局面,宜昌公安打破警种壁垒,以“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为牵引,打造以情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实战化体系,构建跨部门、跨警种、跨区域的合成作战机制,显著提升了打击犯罪、深挖幕后腐败线索的主动性和精准度。

在市局侦查中心,刑侦、网安、法制等专业力量高度融合,县市区公安(分)局侦查骨干集中进驻,形成“研打一体”高效模式,严格落实“2小时签收指令、24小时落地抓捕、48小时反馈战果”要求,最大力度守护群众安全。

“为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源头治理能力,我们进一步加强专业警种结对帮扶,工作捆绑、责任捆绑,推动主要警种带警力、资源下沉一线,直接参与指导办案,特别是对黑恶、电诈、毒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开展重点攻坚。”宜昌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说。

系列硬核举措落地见效,有力维护了社会安定,宜昌连续三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获评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禁毒示范城市,近三年群众安全感综合排名连续位列湖北第一。

优化环境清除营商“绊脚石”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宜昌市公安机关主动作为,将群腐集中整治的触角,精准延伸至护航经济发展最前沿。

7月3日,枝江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雷霄走进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围绕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涉企违法犯罪,为全体员工讲授普法课,并协助企业开展法律风险“体检”,针对内控漏洞提出整改建议。

活动结束后,3名员工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退还违法所得20万元,这是宜昌公安深耕企业“平安土壤”的生动场景。今年以来,全市公安经侦部门累计组织民警进企业开展风险排查200余次,为企业挽损近亿元。

从守护企业内部安全到畅通外部发展环境,宜昌公安坚持“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将服务触角从园区车间延伸至街头路面,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实实在在的便利。

在优化服务举措上,宜昌公安打出“柔性执法”组合拳。针对非营运小微型汽车,推行“首违警告”制度,年内首次轻微交通违法只作警告处理;对驾驶员因不熟悉路况导致的首次违停、轻微超速等10类轻微违法,明确“轻微免罚”,既守住法律底线,又彰显执法温度。

宜昌公安还创新电子监控执法异常“熔断”机制,对抓拍量异常、事故高发的执法点位,立即启动科学评估、隐患整改、设施优化流程,以精准治理提升交通管理效能。

今年上半年,群众对交通执法满意度升至92%。数据背后,是宜昌公安整治执法领域微腐败、纠治不正之风的扎实成效,也是将群众身边“微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实践成果。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