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 湖北丹江口政法机关全力当好“守井人”
时间:2025-08-24 08:20来源:湖北长安网责任编辑: 李鸽

仲夏的丹江口水库,碧波万顷。

8月11日,鄂豫两地法院、检察、公安等部门组成联合巡查船,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凉水河镇驶向河南省淅川宋岗码头。

跨区域联合巡查,是丹江口市政法机关全力守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生动实践。

从首次联合执法到常态化协作,丹江口市政法机关始终以“守井人”姿态忠诚履职,为工程安全运行筑牢法治屏障。

铁腕护航碧水磐

“保障丹江口库区和汉江流域治理安全,是政法机关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在丹江口市委政法委2025年第一次全会上,丹江口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苏云辉话语铿锵。

在平安建设专项机制中增设流域安全保障组的议题获全票通过,是凝聚守护力量的关键一步。

图为2025年8月11日,一支由鄂豫两地检察机关、法院、公安、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巡查船队在库区开展常态化巡查。

丹江口市锚定《丹江口水利枢纽安全保卫规定》《丹江口水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细化23项岸线管控、水质保护标准,为库区生态系上“法治安全带”。这些规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十堰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条例》形成合力,织密生态保护制度网络。

2024年底,丹江口市党委政法委与长江委水源公司签订平安建设联系点协议,构建“地企联防、水岸同治”体系。

生态评估是重大项目审批的第一道“闸门”,第三方机构对32个涉库区项目开展评估,确保建设与保护齐头并进,让发展步伐在生态红线内稳健迈进。

立体防控护清波

丹江口坝区水域的安澜与大坝区域的稳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生命线,更是丹江口库区群众福祉所系。

在大坝上游水域,水上派出所、武警船艇大队的船艇常年在库区水域巡航。

图为2025年6月4日,丹江口市法院在丹江口库区百喜岛景区巡回审理一起非法狩猎罪案件,村(两委)、附近商户、游客近30余人旁听庭审。

2023年8月成立的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环境警察大队,成为库区执法的“尖兵”,迅速投入到库区的日常巡查与联合执法行动中。2024年以来,该大队开展巡查300余次,整改隐患45处,严惩非法捕捞等活动。

科技赋能三维管控体系成为守护库区的“千里眼”“顺风耳”。无人机每日频繁出勤,巡航半径达10公里,将动态实时回传。260个高清探头星罗棋布,坝区配备智能识别、无人机反制等设备,为库区织就一张严密的防控网。

“1+2+N”网格化管理将库区划分为12个网格,网格员与志愿者一线联动,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武警、公安、保安联勤巡逻队穿梭于坝区周边,常态化开展反恐实战演练,时刻保持警惕。

大坝安全联席会议制度让多部门紧密协作,联合整治隐患21处,构建起“外圈环城、中圈环水、内圈环坝”的立体防控圈。

生态修复绘新绿

“河湖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联动机制凝聚治水合力,“四长”巡河足迹遍布库岸支沟,联合巡河120余次,解决问题56个。这一协同机制延伸至司法领域,织就跨区域生态保护网。

鄂豫陕三省签订《环丹江口水库生态环保司法协作协议》,线索互通、案件协查等机制高效运转。

图为丹江口市公安分局民警在丹江口大坝开展巡逻防控守水行动。

今年5月,丹江口市与河南淅川县两地检方与行政机关联席会商,推动取缔跨省非法养殖,并制发检察建议,建立“禁渔期同步”等长效机制。

“生态修复+警示教育”模式成效显著。库区生态修复基地里,曾因非法捕捞受罚的村民张某参与增殖放流,将5000尾鱼苗放入水中。

丹江口市法院通过生态环保法庭与巡回审判,将庭审搬到岸边地头,今年已开展庭审25次,吸引5000余人旁听,推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丹江口市检察院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办理案件78件,督促治理污染水域120余亩,有力保护库区生态环境。

公证力量护航生态修复。七月,40℃高温下,公证员姜晓虎逐箱核验9000万尾鱼苗规格、活力,从鱼苗场到投放现场,5天全程参与见证此次放流活动。

润泽民心护碧澜

“大叔,电鱼不仅违法还破坏鱼群繁殖……”

在水之源广场上,“小水滴”志愿者李梅向市民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图为丹江口市检察院会同法院、库区综合执法大队组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16.2万余名志愿者穿行于江岸街巷,宣讲法规、清理垃圾。在世界环境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资料5万余份,覆盖人群8万人次。

丹江口市司法局紧盯生态执法环节,对12起涉库案件开展“回头看”,督促整改3个程序问题,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环保执法部门将查处现场变成课堂,在查处环保案件时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指导企业整改,推动从“要我守法”到“我要守法”理念的转变。

库区学校、社区、企业里,法治宣传形式多样。法院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通过模拟法庭、案例讲解,提升青少年生态环保意识;社区“法律明白人”调解涉水纠纷30余起;企业将环保法规培训作为新员工必修课,促进企业绿色发展。

如今,库岸法治宣传栏里,法规条文与水清岸绿照片相得益彰;“小水滴”志愿者的蓝白马甲闪耀在山水间——法治力量正从条文走向实践,从机关走向群众,成为守护“一泓清水”的全民自觉。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