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百色市田阳区:说理有地方 解纷有门路
时间:2025-07-18 17:53来源:平安广西网责任编辑: 李鸽

说理有地方 解纷有门路

百色市田阳区“四维驱动”推进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日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综治中心,随着广东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与田阳某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代表在人民调解协议书上签字,一起历时4年、涉及3000多万元工程款的合同纠纷,经综治中心调解员周繁茂诉前调解,最终得到解决。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正是田阳区深化城区、乡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群众“说理地”、解纷“终点站”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田阳区以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通过“场所重构、机制创新、流程优化、文化浸润”四维驱动,实现综治中心从“矛盾中转站”向“治理枢纽”的转型升级,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截至目前,田阳区共排查矛盾纠纷1293件,化解1096件,化解率84.8%;无命案发生,未出现重大刑事案件和个人极端案事件,群众安全感与政法队伍执法满意度显著提升。

场所集成化重构,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田阳区综治中心选址在交通便利的城区主干道上,整合信访接访中心场所资源,实现“多中心”合一的功能,规范设置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指挥调度区等办公区域,让群众化解纠纷“最多跑一地”。

10个乡镇因地制宜整合场地资源,建成高质量的综治中心。162个村(社区)统一设置接待区,打造群众接访、综治视联网、矛盾纠纷调解等功能室。群众遇到矛盾纠纷时,不再需要往返多个部门,而是在一个集成化的空间内就能获得专业化、全流程服务。

机制协同化创新,构建多元解纷体系。田阳区综治中心建立“1+N”联调机制,高效化解矛盾纠纷。“1”是建立轮值指挥长制度,每日一名指挥长当值,负责统筹各部门资源。“N”是建立联动化处置机制,政法、信访、人社、住建等23名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采取常驻、轮驻等方式入驻综治中心;建立调解专家库,在库专家39名;建立心理咨询师库,在库咨询师42名。辖区的10个乡镇综治中心均由政法委员担任主任,平安法治办干部常驻开展工作。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法律+心理”双干预调解,复杂案件推行“一案一专家”包案化解。

今年高考前夕,田阳区综治中心接到一起在校生矛盾纠纷事件,当值指挥长迅速调度教育部门、学校及心理咨询师、人民调解员联合介入,快速调解并达成协议,确保两名面临高考的学生放下心理包袱,安心走入考场。

同时,田阳区培育“兵良说理工作室”“忠录工作室”等特色品牌,探索个性化、专业化的调解模式。其中头塘镇的“人民调解员兵良个人工作室”成功调解辖区企业拖欠群众芒果地流转承包金纠纷,让群众全额收到被拖欠的2900余万元,赢得一致赞誉。

流程智慧化升级,实现全周期管理。田阳区三级综治中心将“广西社会治理信息平台、综治视联网、雪亮工程”合一,实现矛盾纠纷网上监督、网上指挥调度,提升了矛盾纠纷排查发现和多元化解质效。城区、乡镇两级综治中心开发运用“矛盾纠纷码上办”小程序,将综治中心的二维码公示在各级综治中心的场所标识牌上和宣传资料中,让群众不出门也可以反映诉求,线上诉求受理率达100%。

文化浸润式普法,激发全民参与活力。通过多元化立体宣传,推动综治中心从“后台”走向“前台”。田阳区创新“民俗+法治”宣传模式,依托花炮节、歌圩等开展普法活动86场次,大大提升群众对综治中心的知晓率。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推送“有矛盾找综治中心”宣传视频,制作“调解故事”短视频,播放量超1.5万次。评选“平安家庭”“最美调解员”等典型,推动“有矛盾找综治中心”成为群众共识,增强群众认同感,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广西法治日报)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