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两面饱含当事人真诚谢意的锦旗跨越山河,同时送达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综治中心和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综治中心。锦旗的背后,是一个温情解纷、修复亲情的暖心故事。这场横跨南北的“调解接力”,仅用3天时间便破解了困扰一个家庭数月的难题,更让断裂10余年的亲情得以弥合。
今年4月,浦北县某公司员工谷某在岗位上突发疾病离世,后被认定为工伤。浦北县综治中心组织谷某的现任妻子苏某等近亲属协商工亡补助分配事宜时,一个棘手的问题浮出水面:谷某与前妻育有一女小谷,双方离婚已逾10年且完全失联。苏某既无法提供谷某前妻的姓名,也不知晓其女儿的具体身份信息。关键继承人的缺失使得工作停滞不前。
“若走常规查询程序,至少要等几个月。”面对这一难题,浦北县综治中心当机立断,启动跨区域协作机制。经钦州市综治中心协调,凭借户口本上模糊的迁移记录,一封协查函飞向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
接到请求后,向阳区综治中心立即响应。派出所民警翻查尘封多年的档案,社区网格员挨家挨户走访老街坊,在海量线索中仔细甄别、排查,终于锁定了谷某前妻及其女儿的下落。从浦北县发出请求到完成与小谷的对接,这场跨越八省区的寻亲行动,仅耗时72小时。
当工作人员敲开小谷家门的那一刻,离散多年的亲情重新有了联接。得知父亲离世的消息以及复杂的家庭情况后,小谷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情感冲击。在两地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耐心疏导下,她最终决定放下过往的隔阂,与母亲跨越近4000公里,从东北的佳木斯市来到南疆的浦北县。此行,她不仅是为了办理必要的法律手续,更是为了见见父亲的亲人。
浦北县综治中心的调解室里,气氛有些凝重,小谷与父亲的亲人有无法言说的陌生感。工作人员积极引导,主动服务,架起一座沟通亲情、传递关爱的桥梁,逐渐打开彼此的心结。苏某主动讲述了谷某生前对女儿的挂念,那些藏在心底的思念与愧疚,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小谷也敞开心扉,倾诉了多年来的心路历程,那份孤独与期盼,同样触动着每个人的神经。共同的亲情纽带,让两个原本疏离的家庭找到了沟通的基础。
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其中,提供专业的法律引导,确保整个过程合法合规、公平公正;同时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让这场跨越时空的相聚充满了人情味。
最终,在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见证下,这段跨越南北的亲情得以修复,一份涉及总额113万余元的工亡补助分配协议顺利达成。
“两地综治中心这么用心帮我们解决问题,还让我们一家人能这样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真的特别感谢。”签署协议时,谷某前妻动情地说道。
“这次调解既高效又有实效,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浦北县综治中心主任方洋平指着墙上“五个规范化”建设图示说道,随着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场所设置、部门入驻、运行机制等关键环节实现标准化,让群众“只进一扇门,能解万般事”。
(广西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