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市考察时指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活水源头,泽被后世。“三苏”文化蕴藏丰富的法治文化内容,散见于其奏议、政论、诗词、歌赋、谱牒、散文、书信及他人的记述之中,历经千年仍然闪耀着光芒;“三苏”父子所倡浩然正气穿越历史的尘埃,浸润古老的眉州大地,滋养着眉山人的精神家园。
10月28日,眉山中院正式发布“浩然东坡”法治文化品牌,同步推出品牌Logo、IP形象及专属表情包。这标志着眉山法院在传承中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近年来,眉山法院立足审判实践,深入汲取“三苏”法治思想精髓,坚持以文化创新驱动工作革新,让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融入司法血脉,为眉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建设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法治动能。

法官走到田间地头为种粮户普法
01
汲取正气
“三苏”文化融入法院建设
“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步入三苏祠,红墙环抱、古木参天,苏轼笔下生机盎然的庭院景致跃然眼前。祠中正殿高悬“养气”匾额,昭示着“三苏”父子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为官从政、养身修行、治学习文,均以涵养浩然正气为宗。
这正是“浩然东坡”法治文化品牌的源头活水。苏轼在《过大庾岭》中写下“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又在《水调歌头》中咏叹“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独也正”的坚守,正是法官慎独、公正的职业写照;这穿越千年的“浩然气”,在法治语境下被赋予新的内涵,象征着司法者应有的公正无私与执法如山。
“‘三苏’父子一生崇尚并践行浩然正气,其文章气节与道德情操皆由此生发。文有生气,人有刚骨,志存高远,润泽至今。”眉山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张祺阐释道。在新时代,构建法治社会需要这股浩然之气;法官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更需要胸怀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凛然正气。“东坡”,不仅是苏轼广为人知的别称,更是眉山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承载着普遍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寄托。“眉山法院将‘三苏’文化融入现代化法院建设,以‘浩然之气’融汇‘法治精神’,打造‘浩然东坡’法治文化品牌,既彰显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又体现了法院队伍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价值追求。”张祺说。
近年来,眉山中院充分汲取“三苏”文化内涵,传承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培塑“浩然东坡”眉山法院法治文化总品牌,凝聚干警思想共识,激发干事创业斗志。同时,统筹指导全市两级法院及各工作条线创建子品牌形成矩阵,以优秀法院文化引领眉山法院全面工作,提升审判质效,提振司法公信,健全工作机制,传播法院文化,培优法院队伍。目前,6个基层法院均已打造法治文化品牌,党建、少年审判、环资审判等工作品牌陆续建立,眉山法院文化建设呈百花齐放之势。
眉山市东坡区法院以东坡文化为纽带,培塑“东法正和”法治文化品牌,围绕“守正、和合、崇文、协作、铸魂”五大维度,推动文化与司法深度融合。以“正”本清源,筑牢司法根基;以“和”聚共识,创新社会治理。
眉山市彭山区法院以苏轼诗句“且将新火试新茶”为灵感,成立“新火”法治文化品牌,构建起“启明”普法、“茗理”民事审判、“利剑”执行、“知行”党建子品牌矩阵,将星火燎原、薪火相传、新火聚力的精神贯穿始终。
仁寿县法院打造“至公仁和”法治文化品牌,“至公”即公正,“仁”既为仁爱之“仁”,也是仁寿之“仁”,“和”即和谐,司法公正与仁爱和谐相融合,在审判执行中践行以民为本、德法兼济,致力于构建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法治环境。
洪雅县法院深植山水文化底蕴,孵化“桌山”法治文化品牌,以“公平如桌,执法如山”为核心,推出“桌山·红”党建、“桌山·正”审判、“桌山·剑”执行等子品牌,喻意司法如桌平稳、如山坚定,守护每一份公平正义。
丹棱县法院深挖大雅文化,创建“丹法为之”法治文化品牌,秉承“为之为民,丹法如是”理念,推动党建与业务、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交融互促,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司法公信力与队伍凝聚力。
以苏轼“不可居无竹”为灵感,依托地方竹文化,青神县法院创立“青法知节”法治文化品牌,以竹之节寓司法之德,形成“守节、抱节、持节、砥节、峻节”五大内涵,分别呼应政治忠诚、服务大局、公正司法、司法为民与清正廉洁,外修其形,内铸其魂。

法官作为法治副校长邀请学生走进法庭零距离学法
02
创新发展
“三苏”法理焕发新的生机
苏轼在杭州担任通判期间,留下了“画扇判案”的美谈:卖扇小贩因扇子生霉无法出售,无钱支付给垫资的绫绢商而遭到起诉,苏轼没有简单一判了之,而是在扇子上作画并令其售卖,很快售罄偿还债主,皆大欢喜。
良法承文脉,善治贯古今。千百年后,“三苏”法治思想并未因时间而褪色,其蕴含的“以民为本”“因法便民”等理念与司法为民理念高度吻合,经眉山法院人忠实传承、创新发展,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历久弥新。
将“三苏”法治文化与纠纷源头治理实践相结合,眉山法院持续推动多元解纷“眉山实践”迭代升级。眉山市信访量持续处于全省末位,“万人成讼率”长期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诉非衔接”工作经验被中央改革办选编为党的十八大以来30个改革成功案例之一。眉山中院被最高人民法院命名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参与构建的“保调赔防诉”一站式预防化解医疗纠纷机制先后获评“全国法院十大最具创新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全国法院一站式建设十大典型案例”“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优秀创新经验”“首届四川法院改革创新奖”。丹棱县法院探索“五调融合”化解涉农产品纠纷工作法被中央政法委评为全国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多元解纷眉山经验多次在全国、全省会议上做交流推广,获得最高人民法院领导肯定批示。
10月17日,四川环资审判总品牌暨全省十大环资审判特色品牌发布,眉山法院“浩然东坡·永丰”环资审判品牌入选。自2022年6月以来,眉山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重要指示精神,聚力实施“司法护粮”“司法助农”“司法兴业”三大行动,构建起以“天府粮仓”司法保护基地为支点、涵盖“天府粮仓”巡回办案点、“天府粮仓”司法助农专家服务站、涉农案件专业法庭、“天府粮仓”法治研究中心、“补植复耕”司法修复基地等五项机制的“1+5”司法保护体系。截至今年6月,眉山法院共审结各类涉农纠纷及涉农业发展纠纷案件881件,执行到位涉农款项1.29亿余元,以司法力量守护沃野良田。
为筑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屏障,眉山法院倾力打造“浩然东坡·眉法护未”少年审判品牌,在全市建立40个“未成年人保护联络点”和85个“家事法官联络站”,创新推出“离婚三封信”引导理性解纷,“离婚三张表”厘清争议焦点,“四员机制”推动矛盾源头化解,形成独具特色的家事审判“眉山方案”。五年来,眉山法院在涉未成年人婚姻家事案件中全覆盖发放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2959份,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29份,妥善安置8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通过“爱心妈妈”“眉法霞光”“银发爱心妈妈”行动开展心理疏导127次,司法救助未成年人64人次,发放救助金84.14万元,用法治力量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充满希望的蓝天。

眉山中院党组书记、院长付宝审理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邀请省人大代表参加调解,并引入心理辅导机制关心未成年人成长
作为四川唯一家事审判改革试点中级法院,眉山中院自2016年起先行先试,今年创新打造“浩然东坡·守心”心理辅导品牌。通过设立全省法院首个心理咨询室、组建专业心理辅导团队,构建起覆盖案件审执全链条、全领域、全周期的心理辅导机制,该项心理辅导与案件治理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荣获第二届“四川法院改革创新奖”。今年9月28日,眉山中院与成都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创建链条机制、打造服务平台、建设专家智库、开设课程培训、提供个案服务等方面深化共建,协力探索“1+2+6”心理健康服务助力案审工作新模式。
03
薪火相传
以文化人弘扬浩然正气
“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在一场主题为“人生的作为与修炼——以苏东坡为例”的现场讲座结束后,眉山中院党组书记、院长付宝引用四句诗词,勉励参训干警在工作生活中学习苏轼的心态和品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历练是人生的财富,学习苏轼达观的心态,感悟在颠沛之中的乐观精神;“一蓑烟雨任平生”,体会苏轼豁达的胸怀,在逆境中坚定自我不畏惧不颓丧;“大江东去,浪淘尽”,领会苏轼丰盈的生命,开阔人生胸襟,提升精神境界;“多情却被无情恼”,感受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在望向未来的目光中看见光芒。
秉浩然正气,彰法治精神。一直以来,眉山法院以“三苏”父子为榜样干事创业、担当作为,通过追溯“三苏”法治文化、打造法治文化阵地、构建法院文化体系、健全队伍建设制度、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挖掘宣传先进典型等,丰富法院文化内涵,促进干警素能提升,以法院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审判工作现代化汇聚磅礴精神力量。
——赓续“三苏”家风家训。眉山法院创新构建分层式人才培养体系,创建“浩然东坡·青耘”青年工作品牌,常态化举办“浩然东坡·法政初心”系列培训,“浩然东坡”法治文化论坛、沙龙,“浩然东坡”文化讲堂、演讲比赛等,实施“蹲苗、头雁、青蓝、常青”四大工程,即选派年轻干警到执行、立案、法庭等“一线岗位”磨炼成长;遴选青年骨干人才到上级法院挂职、高校深造,培养专业领域领军人才;选择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干部与中青年干部“一对一”结对,发挥传、帮、带作用;鼓励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发挥余热,分岗定责或帮助培养年轻干部,全力培育崇法、智慧、中立、清廉、为民的法院队伍。

眉山法院2025年度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举办
——厚植“三苏”法治文化根脉。眉山中院与四川大学法学院联合开办《东坡司法评论》《浩然东坡·自华》等刊物,目前已刊发22期,收录文章300余篇,不断丰富“三苏”法治文化研究与司法实践。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博观书苑”图书馆和“厚积堂”文化活动室,设计推出“浩然东坡”品牌Logo、IP形象及法治文创产品,开辟“浩然东坡·青荷”文学园地、“擎雨·视界”摄影园地等法治文化栏目,持续擦亮法治微视频微电影特色品牌,以文化人激发干警内生动力,传播法治文化。
——弘扬“三苏”浩然正气。眉山法院策划开展“浩然东坡·开学法治课”“浩然东坡·法护粮安”等特色普法活动,弘扬社会浩然正气。通过“浩然东坡·法治坝坝电影”进村入社、举办“橙黄橘绿好‘枫’景”法治集市、成立“浩然东坡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普法宣传与公益服务深度融合,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普法效果事半功倍。同时,精选119名法官到129所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探索形成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的分类化普法体系,通过开展模拟法庭、开学第一课、法院开放日等活动在孩子心中种下“法治种子”。
岁月流转,在父与子的角色交替中,“三苏”文脉绵延不息。薪火相传,在古老的眉州大地上,眉山法院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以浩然正气谱写新时代法治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