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数据赋能+立体调解!这个综治中心95%矛盾纠纷就地‘清零’
时间:2025-04-10 15:24来源:毕节长安网责任编辑: 陈言

贵州省黔西市重新镇两户村民因耕地边界问题产生矛盾,一直未能妥善解决。近日,该镇综治中心联合派出所、司法所、村“两委”、法律顾问等,对双方进行劝解,困扰两家人多年的矛盾得以化解,双方握手言和。


图为大方九驿街道网格架构图

如今,遇到债务、劳资、物业等纠纷,到综治中心调解一下,逐渐成为毕节老百姓的共识。

近年来,为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毕节市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同时,着力从机制、资源、重点任务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将综治中心统筹协调作用和基础管控中心数据资源优势进行深度融合(以下简称“双中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阵地建设,提升治理效能

走进黔西市综治中心,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服务、心理咨询、视频调度、分析研判、综合指挥等功能室一应俱全。8家单位、2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常设常驻”“轮流入驻”“临时入驻”“按需入驻”方式入驻综治中心办公。


图为黔西市综治中心接待大厅

“过去群众办事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进一扇门’就能解决。”黔西市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说,重新镇综治中心通过联动司法所、派出所等力量,成功化解村民耕地边界问题,得益于各乡(镇、街道)按照“一窗三区”(综合接待窗口、接待区、办公区、服务区)要求,积极推进乡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确保群众反映矛盾纠纷有“去处”。

这是毕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通过下发工作提示,现场督促、视频调度、电话抽查等方式,推动县乡两级综治中心不断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毕节市综治中心负责人说,“依托现有资源,通过强化组织保障、明确职能定位、整合资源力量、突出重点任务、建立制度机制等方式,推动‘双中心’深度融合,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水平。”

全市9个县级综治中心已基本完成规范化建设,各县级综治中心线下常驻部门3至12家不等,除常驻部门外,其他部门主要通过贵州省综治和网格化信息平台线上入驻;280个乡级综治中心已基本完成“一窗三区”阵地规范化建设。


图为纳雍县综治中心组织调解矛盾纠纷

纳雍县综治中心有群众接待、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律服务、劳动仲裁、心理咨询等8大功能区,并构建“县级综治中心—乡(镇、街道)分中心—村(社区)”三级联动体系,真正实现让群众只跑一地、只进一门。

截至目前,毕节市、县两级“双中心”共排查发现各类矛盾纠纷54798条,办结52093条,办结率95.08%。

——数据服务,畅通治理体系

硬件升级是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筋骨”,数据服务则是激活治理效能的“血脉”。

2024年以来,毕节深化融合运用贵州省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平台以及公安平台优势,打通数据壁垒,畅通双向数据流转和信息互联互通,发挥科技和数据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保障全市综治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实时共享交换,各级各部门综治业务纵向办理、横向流转、跨地域协同。

“我们以数据汇聚和集中研判为抓手,强化部门联动,及时预警提示,动态跟进化解。”毕节市综治中心负责人说,目前,毕节市已统筹市卫健、民政、司法、人社、住建、教育等6个单位人员进驻“双中心”办公,实现专班化、实体化运行。


图为七星关区综治中心接访大厅

七星关区综治中心接入省网格化信息平台等平台系统,打造以综治中心为枢纽、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底座、信息化为支撑的服务管理体系,助推全区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

金沙县综治中心充分整合资源,强化与县基础管控中心衔接联动,由基础管控中心整合公安机关及民政、卫健、教科等职能部门数据资源,为提高该县综治中心风险预警能力和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毕节市综治中心积极推进“贵州省综治和网格化信息平台”和“贵政通APP”的推广应用,通过平台抽查、视频抽查、电话访问等方式,督促各县(自治县、市、区)应用网格化信息平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协助开展社会治安风险防控。全市已开通平台账号近2.9万个。统筹调度全市各级综治中心、村(社区)、网格等,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常态化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

“从前需要三五天才能获得的信息,现在只需3分钟。”毕节市综治中心工作员说,现在许多一线矛盾纠纷调解员都有相同的感受,过去调解靠磨破嘴皮,现在有了“大数据”赋能,调解变得更轻松、更高效。

——立体调解,筑牢平安防线

阵地打造,让矛盾纠纷调解各部门实现从单打独斗到聚指成拳的转变,而工作机制的创新,则为风险防控织就了一张立体化的“防护网”。

大方县以乡(镇、街道)机构改革为契机,聚焦“阵地更强、机制更全、信息更准”三大重点,推动县乡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引进“首席法律专家工作室”和“李林工作室”入驻综治中心;


图为织金县综治中心指挥大厅

织金县每日全链条对全县警情、访情、网情、民情“四类情况”和社会面稳定、社会治安、重大矛盾纠纷调处“三个状况”进行全量收集,不断提高重大风险预测、预警、预防和应对处置的能力;

威宁自治县综治中心成立14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以及“律师调解工作室”,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组织化解;

百里杜鹃管理区综治中心积极探索推行“1+1+1”解纷工作法,通过“建好一张网络、完善一套机制、用好一个平台”,将纠纷防范、发现与处置做在前端,有效预防矛盾激化;

……

近年来,毕节市督促指导公安机关做到动态布警、精准防控、全域覆盖,确保社会面巡防“无盲区、无缝隙、无空白”;强化对辖区内重点人员、重点物品、重点部位的管控,督促责任部门严格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等相关措施,提升社会面立体防控质效。


图为威宁自治县综治中心组织调解矛盾纠纷

强化对人身安全保护令工作的统筹调度,督促各县(自治县、市、区)在矛盾纠纷排查、调解、跟踪回访全过程以及在公安接处警、法院立案审查、民政办理离婚登记、妇联接到相关举报等工作开展中,对人身安全保护令进行宣传,协助受到暴力威胁的当事人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有效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下一步,毕节将进一步提升综治中心的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基层综治工作质效;进一步推进网格化信息平台应用,加强对基层综治中心、网格员培训指导,提高平台的利用率和效能;加强社会治安形势的研判和防控工作,多渠道搜集各类风险隐患线索,加强研判和调度,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