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以“四步工作法”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时间:2025-05-08 10:30来源:龙江政法网责任编辑: 安羽

近年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红旗街道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紧扣“预警早、化解快、群众满意”目标,充分运用“四所一庭一中心”衔接联动机制,探索实施“四步工作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弭于萌芽,为辖区和谐稳定注入强劲动能。

织密信息收集网络

实现线索摸排“零死角”

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整合多元力量,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采集体系。依托信息化平台与大数据技术,推动社区治理向数字化转型,做到“信息全掌握、民情底数清、服务零距离、管理无盲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楼组长、退役军人、居民志愿者等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充实网格工作队伍。每日组织人员深入辖区开展巡查走访,及时捕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与矛盾纠纷线索。一季度,累计排查矛盾纠纷43件,化解率100%。1月中旬,香电社区网格员在入户走访中发现,公滨路307-1号某小区与市二院共用的水箱泵房压力不稳,导致小区经常间歇性停水,群众用水困难。了解情况后社区迅速行动,联动市第五供水公司与居民代表,重新规划市政用水管网接入方案,并全程跟进施工,彻底解决了居民用水难题,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强化联动分析研判

推动纠纷化解“加速度”

充分发挥“四所一庭一中心”衔接联动优势,成立街道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会商机制,精准研判辖区社会治安形势,集中攻坚疑难复杂问题,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针对涉及多部门、多群体的复杂矛盾,灵活运用“街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协同处置。春节前夕,辖区原土地干校家属楼因下水堵塞引发纠纷,一楼住户因长期独自承担疏通费用,拒绝维修损坏的供水阀门,导致楼上居民用水困难。街道联合司法所、物业公司及居民代表召开专题协调会,深入倾听各方诉求,经反复协商,最终达成共识:物业公司承诺免费及时疏通下水管道;楼上住户每户出资300元设立疏通基金;一楼住户同意维修供水阀门。这一举措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让居民在春节前恢复正常用水,邻里关系和谐如初。

实施清单动态管理

筑牢平安建设“防火墙”

街道将重点人群管控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对吸毒等特殊人群,逐一建档立卡,详细记录个人基本信息、违法犯罪情况及家庭状况,实时跟踪思想动态与行为表现,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干预。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台账,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形成工作合力。2024年,辖区未成年人李某,因学业压力大与父母产生矛盾,多次出走并有轻生迹象。街道获悉后第一时间联系省三院心理老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联合妇联、驻辖区法官、检察官等对其父母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帮助李某及其家庭改善沟通方式。经过持续跟进帮扶,李某已调整好心态,顺利恢复学业,家庭关系也得到显著改善。

构建预警防范体系

畅通民意诉求“直通车”

红旗街道秉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建立民情收集、快速处置、跟踪反馈闭环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楼长、平安志愿者等“前哨”作用,及时捕捉矛盾纠纷苗头性信息,从源头上预防矛盾升级。通过大数据分析12345投诉案件,聚焦物业管理、供热服务等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不断提升民生服务质量。2024年,12345投诉量同比下降52%;2025年一季度,累计处置投诉案件353件,同比减少106件,降幅23.09%。今年春节期间,辖区发生一起因家庭矛盾引发的离家出走事件。街道迅速联动派出所,采取“线上+线下”双线搜寻模式,线上通过居民微信群、朋友圈广泛发布寻人信息,线下组织人员与家属、民警一同寻找,成功劝返当事人。随后,街道深入了解矛盾根源,开展针对性调解工作,有效化解家庭矛盾,避免了意外发生。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