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奏响基层社会治理之歌——海东市民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见闻
时间:2025-02-25 09:22来源:青海法治报责任编辑: 安羽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2023年,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将原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整合为民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一站式办理信访协调对接、矛盾纠纷化解、法律咨询服务、法律援助帮扶、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等群众各类司法需求。

2024年以来,民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84件,调处成功983件,调处率为99.9%。其中成功调解小额拖欠案件158起,帮助310名当事人拿回被拖欠劳务工资392.93万元。法律援助服务惠及288名经济困难群众,追回欠款121.6万元。

制作协议书

“一步一棋,运筹帷幄之中”

走进民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宽敞明亮的接待大厅内,群众正有序办理各项业务,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接待每一名来访群众。

“民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现设立接待厅、受理厅两个大厅,公共法律服务、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诉讼服务、综合服务5个窗口,综合调解室、行业调解室、律师工作室等20个功能室。”民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主任马麒向记者介绍,“现有民和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县公安局、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信访局6家常驻单位,诚信法律服务所等5家轮驻单位,各类常驻工作人员31名。”

民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成立以来,通过民和县各部门协作配合,共同努力,已实现群众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之所以能如此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离不开民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民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通过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多部门跟进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把各部门调解力量汇聚到一处,形成调处合力。同时,在调解过程中,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全程参与调解工作,确保了矛盾纠纷依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调联动”既能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又有机衔接、紧密配合,调解质量和调解成功率不断提高。

“以前遇到矛盾纠纷,我们不知道找哪个部门,经常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好了,有了这个中心,我们只需要到这里,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一名正在办理业务的群众说。

指导填写

“团结就是力量”

“调解员,我们是从山东过来打工的,干完活儿都好几个月了,工资一直没发。”

“我们都等着这笔钱呢,家里老人孩子都需要照顾。”

2月19日,民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调解室内正在调解一起务工人员讨薪案件。

2024年6月,当事人马某从民和县某公司承包项目,后将劳务分包给了丁某。当事人张某、王某等6人在该项目中务工。因张某、王某等6人与丁某就劳务工资支付一事发生矛盾纠纷。受理此案后,在综治中心调解人员的努力下,由马某先行垫付劳务工资39270元。

民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明确法律服务所、各行业主管部门等参与协作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积极动员第三方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形成了信息互通、业务协同、工作互补的工作态势,为当事人提供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的解纷方案和方便、快捷、低成本的解纷服务,调处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2021年,民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内人头攒动,中心工作人员、县公安局、县信访局、县人民法院等相关部门人员齐聚调解室,就务工人员讨薪案出谋划策。经过连续6小时的调解,成功化解了某公司拖欠务工人员劳务工资300万元的案件,切实维护了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我们中心有一支专业的调解团队,包括一级调解员3名、二级调解员5名、三级调解员4名以及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1名。”中心调解员孟全良介绍,“在调解过程中,律师或法律工作者全程参与,确保了矛盾纠纷依法调解。”

民和县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马玉莲说:“检察官介入务工人员讨薪调解,全面了解案件事实、双方争议焦点,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耐心释法说理,促成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现场兑现小额欠薪,通过民事支持起诉程序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案结事了人和,扎实推进常态化助力务工人员讨薪及‘检护民生’专项活动走深走实。”

调解现场

“穿越千山万水为你而来”

除了现场调解外,民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针对异地矛盾纠纷当事人因时间冲突、往返调解成本高等原因无法到场调解的情况,设立了“云调解”网络远程调解系统平台,填补了服务空白,补齐了调解功能短板。中心成立以来,已累计开展远程化解矛盾纠纷12件。

2019年,苟某将价值10万余元的树苗出售给范某。双方结算后,范某支付了部分树苗款后,剩余41800元则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支付。苟某多次索要无果后,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申请调解。

接受申请后,民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迅速指派调解员进行调解,并及时联系范某。征得范某同意后,调解员通过线上方式与苟某、范某进行沟通。调解过程中,中心将调解画面传递到调解室电视大屏,通过录音录像系统,把调解全过程记录在案,保全证据。调解员从法理与情理的角度向双方当事人耐心释法明理,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此次调解实现了网上咨询、跨域受理、在线调解等功能,让远在外地的当事人“少跑腿”,享受到了高品质的调解服务,最大程度地为当事人提供了便利。

“矛盾纠纷调处后,有需要司法确认的,法官工作室及时开展司法确认工作,为调解协议赋予了法律强制执行力。2024年至今,已对121起案件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民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副主任蒋荔说。

签协议书

“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前行”

在开展调解工作的同时,民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还高度重视普法宣传工作。尤其对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劳资纠纷等矛盾纠纷多发领域,中心开展了全方位、多频次的普法宣传工作。

“我们坚持‘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的工作方针,将调解工作与普法宣传紧密结合。通过这一方式,我们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纠纷的发生。”民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调解员魁永霞说。

如今,“有纠纷找调解、有矛盾找中心”已成为民和县群众的共识。而民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也正以更加开放、包容、专业的姿态,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