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看全国最大易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如何把法治基因融入园区肌体?
时间:2025-07-03 17:40来源:塞上枫桥 宁夏法治报责任编辑: 安羽


原标题:

法治筑基促发展 精准服务护远航——吴忠市红寺堡区太阳山营商环境法治工作中心创新实践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美丽的罗山脚下,一辆辆运输车满载建材在宽阔的柏油路上排成长龙,智能机械臂在现代化厂房里有节奏地舞动,塔吊旋转的阴影与光伏板反光交织成工业文明的图腾。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历经二十载蝶变,如今已成为区域新能源产业聚集的“工业明珠”。而在这片热土上,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深耕细作,正悄然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抓源头 防风险

夯实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根基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

近年来,红寺堡区坚持“关口前移”,通过整合信访、检察院、法院、公安、司法行政、劳动仲裁、综合执法、工会、工商联等9个部门(单位)职能,打造集信访接待、纠纷调解、诉讼服务、法律援助、劳动仲裁、行政复议为一体的太阳山营商环境法治工作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确保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全流程处置”。


红寺堡区人民法院太阳山镇共享法庭审理一起民事纠纷

“案结了,心也顺了,没想到中心这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近日,太阳山镇某公司负责人王某签收调解书时,难掩激动。

今年3月1日,王某与太阳山镇某生物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标的为13.8万元的供货合同。王某按合同如期履行,但公司迟迟不支付货款。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王某到中心求助,值班律师帮王某书写诉状、打印相关证据,并申请在诉讼服务窗口立案。根据诉调对接机制,中心共享法庭立即启动简案速裁快审程序。

考虑案情并不复杂,公司法人刘某对货款事实无异议,只是对货款支付期限略有争议,双方此前也长期合作,办案法官刘媛春积极组织调解,通过核对账目、厘清争议,原被告双方达成一致,被告某生物有限公司承诺向原告王某分三期付清13.8万元货款。


红寺堡区公安分局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法治是润泽经济的“金沃土”,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好土壤。

中心坚持以“塞上枫桥”法治工作机制为抓手,联动村(社区)治安保卫委员会等基层法治力量,常态化开展日常治安巡防、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应急事件处置等工作,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

数据显示,中心运行以来,太阳山镇跨区域案件调解周期平均缩短21.25%,线上调解成功率达95.64%,矛盾纠纷化解率提高31.38%,信访总量下降37.72%,企业满意度达99.8%。

抓服务 促提升

稳固法治化营商环境长效建设

前不久,10余名工人心急如焚地来到中心反映:太阳山镇某炼油公司因经营不善拖欠工资,拟解散并申请破产。

得知情况后,工作中心迅速行动,联合辖区“三官一师一员”(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法学会会员)、工会和工商联,积极与某炼油公司协商。

一周之后,红寺堡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在中心开庭,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置换仲裁调解书,由红寺堡区人民法院跟进执行处理,涉案金额30余万元。

员工激动地说:“不用我们请律师打官司,仲裁结果直接执行,真是省心又高效!”


红寺堡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调解一起涉企劳资纠纷

“小服务”如何撬动“大民生”?

中心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原则,依托工会、工商联、行业协会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引导职工通过调解、仲裁、公证、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等非诉方式解决纠纷,推动化解辖区企业经营管理、劳动关系、股权关系等内部矛盾纠纷。

“针对行政复议、环保问题等外部矛盾纠纷,我们采用的是政府主导、部门合作、行业互助的协作机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红寺堡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工商联召开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交流座谈会

遇到问题到中心找说法,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共识——

这得益于中心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完善首问责任制、商事纠纷多元化解等20余项制度指引。

发挥督办落实作用,将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纳入维护社会稳定责任推进平安建设考核指标,设置矛盾化解率、企业满意度、政策执行率、执法达标率、服务覆盖率等5项核心指标,确保法治营商环境可量化、政策执行可追踪、企业诉求可闭环。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形势,统筹协商化解,形成问题联治、矛盾联调、平安联创的工作格局。

抓宣教 聚合力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良好氛围

“订立劳动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违法分包或转包发生工伤事故,找谁赔偿?”

近日,中心联合辖区“三官一师一员”以及派驻“企业法治服务管家”,走进太阳山工业园区,为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法治体检等活动。

“法治体检就像专家开出的一套企业发展良方,为我们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太阳山工业园区几家企业负责人对普法宣教活动赞不绝口。

在太阳山工业园区,类似的场景并不鲜见。他们是红寺堡区执法单位系统开展精准普法、推动企业稳定发展的鲜活例证。


红寺堡区司法局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讲座

为强化政法供给、优化营商环境,中心聚力打出组合拳——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村(社区)组队延伸法治家园建设,积极倡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相结合,以法治实践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法治政府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助推社区警务“两项机制”、检察院“五心工作法”、法院“院+站+点”、司法局“小挎包”工作法等品牌建设,发布涉土地征收补偿、合同违约纠纷等典型案例12个,其中涉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案件被评为全区典型案例。


太阳山镇黄花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红寺堡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马玉磊说,红寺堡区将会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法化解涉企矛盾纠纷,认真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严厉打击危害营商环境的违法犯罪,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的法治服务和保障,让全区营商环境建设既有法可依又良法善法,在持续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政法力量。(妥福霞/文)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