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破解涉企执法难题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时间:2025-09-24 17:52来源:新疆法治报、新疆平安网责任编辑: 陈言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资料图

一张印有行政执法监督电话的联系卡,一周内解决拖了半年的欠薪纠纷;一个“扫码入企”微信小程序,让执法检查全程留痕、阳光透明;一项“综合查一次”试点,使企业受检频次下降超25%……今年以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司法局创新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通过机制创新、科技赋能和柔性监管,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创新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真没想到,这张小卡片这么管用!”8月22日,务工人员王小军手持行政执法监督联系卡,脸上布满了笑容。今年2月,他和十几名同乡在特克斯县某项目工地务工时,被分包单位拖欠工资12万元。数月来,工友们多方奔走,却总是得到“再等等”的回复。

伊宁市司法局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通讯员赵磊摄

转机出现在8月15日。王小军偶然得知特克斯县司法局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于是来到现场,领取一张印有监督电话和二维码的行政执法监督联系卡。他扫描二维码进入“问题线索举报”页面,填写了投诉信息。令他惊喜的是,投诉很快得到回应。

特克斯县司法局针对该线索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向分包单位负责人送达《权益告知书》,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8月22日,王小军和工友们拿到被拖欠的工资。这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创新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取得实效的缩影。

自今年4月起,伊犁州将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坚持高位推动、多措并举,通过完善机制建设、优化执法方式、强化监督效能、推动问题整改,切实破解涉企执法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

为精准识别问题线索,伊犁州司法局建立问题线索收集研判处置机制,拓宽工作路径,延伸执法监督触角,积极发挥案卷评查、行政复议或诉讼案件复盘、执法单位自查反馈、12345热线投诉、联系点或监督员反映、信访等其他监督部门反馈的作用。同时,线上通过“伊犁普法”“零距离”等政务平台发布征集公告,线下组织召开座谈会28场,覆盖企业代表180余人,组建调研小组对430家企业进行“法治体检”,核准、纠治问题线索100余条。

伊犁州创新建立“双领办、双驱动”工作机制,明确排查梳理、监督检查、线索收集、案件查处与问题纠治等各项职责,形成调度回访、联席会议、数据共享等制度。在“政府主抓、司法行政部门统筹、行业主管部门联动”的工作框架下,各县市和州直部门协同联动、层层压实责任。

联合执法减轻企业负累

伊犁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的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及年度检查计划,明确12类53项年度行政检查事项和3项“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事项,着力解决行政检查中存在的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性强等突出问题。

霍尔果斯市司法局开展案卷评查。通讯员陈伟奇摄

霍尔果斯市司法局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营造稳定可预期的监管环境。7月30日,霍尔果斯市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对该市娱乐场所行业开展联合执法,市司法局全程监督。

“检查计划公开透明,检查时间集中明确,一次查清所有事项,大大减轻了接待负担。”某娱乐场所负责人表示,这种“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集约监管模式,使企业从疲于应付突击检查转向主动加强日常管理的良性轨道。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司法局创新推出“扫码入企”微信小程序,实现执法监督智慧化升级。执法人员只需扫描企业专属二维码,即可完成检查备案,并将检查结果实时上传,做到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可追溯。

“小程序的使用让执法检查更加透明和规范,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7月23日,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开展“扫码入企”联合检查。通讯员范如赞摄

“扫码入企”微信小程序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评价打分、一键举报的便捷渠道,也便于司法部门实时掌握各执法单位的检查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目前,该小程序已在15家企业和8个执法单位中试点应用,执法质效显著提升,企业对执法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尼勒克县司法局在人民政府网站开设“涉企行政检查”公示专栏,协调组织11个行政执法单位公布涉企行政检查事项,选取9个重点执法领域开展“综合查一次”试点,公布联合执法检查事项清单27项。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县各行政执法单位涉企行政检查次数同比下降25%。

霍尔果斯市司法局对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清水河配套园区践行“有求必应”机制,整合执法权限,推行“年度联合检查清单制”,企业受检频次下降40%;对诚信企业建立执法“观察期”制度,为企业专注发展创造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伊犁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探索触发式监管系统,对州直3314户信用风险低的企业实施预警管理,设置监管红线和黄线,根据触线情况实行差异化监管。今年5月到7月,该系统已触发红色预警770条、黄色预警2544条,实现“无事不扰、有因必查”。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企业减负效果明显。同时,伊犁州司法局推行柔性执法,实施“首违不罚”,对52件轻微违法案件免予处罚,免罚金额136.8万元。

精准服务防范法律风险

针对快递企业“下乡难”问题,昭苏县司法局推动辖区7家快递企业入驻分拣中心,配送成本降低30%以上,乡镇快递时效提升50%。“以前网购本地仓商品也要等三四天,现在隔天就能收到,太方便了!”8月17日,昭苏县察汗乌苏蒙古族乡农民木拉提说。

5月,察布查尔县司法局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月”活动,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顾问等专业力量,成立“法治体检团”,对全县350余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开展“法治体检”。该局通过发放《企业法律服务需求表》、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全面摸排企业在合同管理、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服务需求,建立详细“需求清单”,按需定制解决方案,以“现场问诊+集中答疑”模式,解答法律问题,提出风险防范建议,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

为更好服务企业,伊犁州司法局整合培训资源,打造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执法队伍。线上开通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云平台,全州144个行政执法单位1433名人员参加学习;线下举办多场专题培训,提升执法队伍履职能力。

5月至7月,伊犁州司法局领导班子和专班负责同志深入11个县(市)及州直部门,通过面对面交流、查阅案卷、实地调研等方式,指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

统计显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伊犁州直新注册企业持续增长,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伊犁州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执法效能,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伊犁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通讯员 柳燕)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