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金盾闪耀天山——新疆公安机关忠诚守护七十载
时间:2025-09-25 17:54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新疆平安网责任编辑: 李鸽

首届中国—中亚公安内务部门特种警察技能挑战赛在乌鲁木齐市举办(9月8日摄)。刘华祥摄

博乐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护送小学生过马路(2019年8月27日摄)。马玲香摄

叶城县公安局民辅警在助农增收的同时,积极开展安全宣传工作(2024年11月6日摄)。陈恺摄

克拉玛依市公安局乌尔禾区分局户籍大厅,工作人员高效快速为居民办理相关业务(2023年8月29日摄)。吕美玲摄

全国“最美基层民警”、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大队长香憬受邀赴天安门广场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观礼(9月3日摄)。单杏花摄

巍巍天山,铸刻忠诚;苍茫大漠,见证信仰。

自1921年那一叶红船破晓启航,至1937年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播下革命火种;从1949年人民公安机构随新中国同步成立,到如今护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在这片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辽阔疆域上,一代代公安民警以热血写丹心,以生命筑长城,与人民同频,与时代共振。他们不仅是社会稳定的维护者,更是民族团结与边疆发展的守护人。

70年风雨兼程,新疆公安历经烽火岁月,直面生死考验。从马背警务的质朴初心,到智慧公安的科技赋能,变的是警务模式与时代语境,不变的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赤子之心。如今,天山南北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红旗漫卷如画,金盾熠熠生辉,一部波澜壮阔的忠诚史诗仍在续写。

忠诚之路红色基因铸就钢铁长城

新疆公安机关的成长史是一部红色基因深植厚培、忠诚血脉赓续传承的历史。1937年10月,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于迪化(今乌鲁木齐)设立,标志着党的影响正式进入当时新疆公安初创时期。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同年12月中央政务院任命首任新疆公安厅领导成员,人民公安机构正式成立。

1950年起,公安部陆续从全国抽调骨干力量支援新疆,在艰苦环境中与各族群众“半块馕饼分着吃”,一道共建家园,警民鱼水情日益深厚。

2021年1月10日,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当天,新疆警史馆建成开放。馆中珍藏的《中央新疆分局1949年12月发展的第一批党员名单》等文物,清晰记录下舒慕同等早期公安战线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

2024年9月,自治区公安厅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启动“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主题宣传活动,将红色历史教育与忠诚警魂锻造紧密结合,彰显出新疆公安对党忠诚、听党指挥这一永不褪色的政治品格。

新疆公安机关七十载征程中最鲜明的特征,莫过于在反恐维稳战线上的浴血奋战。70年来,新疆公安机关英雄辈出,精神丰碑巍然耸立。

艾热提·马木提、买买提江·托乎尼牙孜、赛尔江·买米拉、赵新民、马建军……这一个个名字背后,是一段段用生命写就的忠诚史诗: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警龙飞、孔永强、努尔太·安尼瓦尔别克执行反恐任务时不幸牺牲;阿克苏地区公安局副局长买买提江·托乎尼牙孜为保护牧民,在天山深处壮烈殉职;皮山县公安局副局长艾热提·马木提在抓捕A级逃犯时遭遇自杀式爆炸袭击,血洒反恐一线。他们如一座座灯塔,照亮新疆公安的前行之路,汇聚成不朽的精神谱系。

“在我4岁那年,爸爸为保护战友和群众壮烈牺牲。大家都说他是英雄,可我不懂……直到我也穿上这身警服。”革命烈士塔西·热孜克之女、喀什市公安局民警古力乃再尔·塔西在新警入警仪式上动情诉说。如她一般,无数公安英烈后代选择延续父辈志向,继续守护这片土地。

一方面,公安机关坚持对暴恐活动“零容忍”,坚决开展源头治理,清除极端思想土壤;另一方面,深入推进驻村工作、“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等,将平安网络延伸到基层单元。

与此同时,新疆公安不断加强国际执法合作,与周边国家联合打击跨境恐怖主义,开展特警尖兵集训、跨区域演练,构建起高效应急处突体系,反恐维稳工作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掌控的历史性转变。

基于依法打击与开展群众工作双轨并行,新疆已连续多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如今的新疆,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为民之心凝聚人心筑牢根基

新疆公安自诞生之初,就将“人民”二字铭刻于旗帜之上。群众的脸是晴雨表,群众的心是试金石。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最终都写在群众脸上,刻在群众心里。

“你们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们在新疆感受到家的温暖。”“新疆美,新疆警察更美!”一封封来自疆外游客的感谢信,道出心底认可。

今年6月,重庆游客袁萌一家在昭苏县夏塔景区迷路,车辆爆胎,被困荒野。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伊犁边境管理支队昭苏边境管理大队夏特边境派出所民警根据袁萌描述的模糊地点,凭借对地形的熟悉,迅速定位、在泥泞中抢修,最终助其脱困。“这让我们在困境中感受到了温暖与安心,事后民警还专门询问我们是否安全到达”,袁萌在信中特别提到这一细节。

打响“新疆旅游警务”品牌是近年来公安机关服务群众、助力发展的生动缩影。

今年上半年,新疆累计接待游客13277.73万人次,同比增长11.15%。面对如织人潮,新疆公安机关会同多部门加强旅游客运安全监管,排查治理问题突出客运企业,防范化解旅游客运安全风险。聚焦独库公路等重点旅游线路,建立健全分流疏导预案,提升路面快速反应处置能力,全力保通保畅。

全区公安机关构建起“一分钟出警”快速反应机制,编织“景安客乐”防护网络,让“新疆是个好地方”品牌更加闪亮。“到处都能看到民警,我们有了更强的安全感!”今年8月,来自广东的孙女士在红其拉甫国门游览途中看到民警救助高原反应旅客时感慨地说。

在新疆的广袤大地上,公安民警始终无畏坚守,奋战于各类极端恶劣天气一线。吐鲁番夏季地表温度超70摄氏度,民警在“火洲”炙烤中巡查守护,汗水浸透警服仍不停歇。2024年初,强寒潮袭来,额敏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玛依塔斯中队持续20小时救援,帮助近千名群众脱困。面对沙尘暴,乌恰县民警在能见度不足1米的9级狂风中疏导车辆,救助群众。他们以身体为盾,用使命守护,于极端环境中筑起温暖的安全屏障。

在社会治理层面,新疆公安机关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为抓手,深入排查矛盾风险,构建起覆盖城市、农村、牧区的多元解纷体系。

在城市商圈,乌鲁木齐市“花田义警”联动商户开展巡逻调解,纠纷类警情持续下降;在农村地区,轮台县“茶点调解室”以茶为媒化解千家忧心事,调解成功率达96.7%;在广袤牧区,昌吉市“阿纳尔”流动调解室深入天山牧场,行程数万公里调解草场纠纷,实现“调解跟着牧民转”。

这些创新实践融合法理情,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筑牢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基石。

挥利剑护公平、递温暖解急难。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新疆公安机关同样不遗余力。

新疆公安机关全力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中央“民营经济31条”及自治区50条法治化营商环境措施,以建立的110多个警企联络室为纽带,创新推出“项目警官”“法治副矿长”等机制,既当“护航员”又做“服务员”,通过机制创新、服务下沉、多元共治,将警务力量融入企业发展的毛细血管,生动诠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深刻内涵。

新疆公安机关还建立涉企风险联防机制,在严打违法犯罪的同时强化源头治理,通过快速调解纠纷、闭环解决诉求等举措,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之翼智慧公安赋能现代化警务

70年新疆公安发展,不仅是一部忠诚史、为民史,也是一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警务变革史。

2025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当天,新疆公安历史实物馆正式开馆。展陈中,一排排老式自行车、一件件褪色警服、一台台手摇电话机与新一代警用无人机、智能AR眼镜、移动终端交相辉映,勾勒出从“传统警务”到“智慧警务”的时代变迁。这不仅是装备的迭代升级,更是警务思维方式与运行机制的革命性飞跃。

新疆公安在科技强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实现了警务理念、机制与效能的跨越式提升。这场深刻变革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现代科技与公安业务深度融合的系统性演进,体现着新疆公安机关顺应时代潮流、锐意改革创新的勇气与智慧。

科技强警,根基在传承,核心在创新。新疆公安机关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将科技创新置于公安工作全局的核心位置,制定并实施科技兴警战略规划,大力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全面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

放眼天山南北,数据成为新警力,计算成为新战力,科技赋能正持续释放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效能。

阿勒泰地区公安机关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新要求,将无人机建设应用作为提升警务效能的新增长点,积极拓展实战应用场景,构建“空地一体”立体化警务实战新模式,推动无人机实战应用效能最大化。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公安机关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核心抓手,全面部署上线警务协同系统,构建协同高效的警务体制机制,完善“一警牵动全局、全局支撑一警”的合成作战模式。

科技赋能不仅体现在系统和装备层面,还深刻改变了民警的日常执勤模式。一线巡逻民警配备新一代移动警务终端,实现人脸识别、车辆查控、信息核验等功能一键完成;社区民警通过“互联网+警务”与居民实时互动,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执法办案民警运用智能笔录系统、电子证据管理平台,实现执法全过程规范化、可追溯。

科技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新疆公安机关牢牢把握这一原则,在推进科技强警战略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论是偏远牧区的移动警务服务,还是城市社区的智能安防建设;无论是跨境贸易的便利通关,还是旅游警务的快速响应,科技应用始终与民生需求紧密相连,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在和田县布扎克乡,百岁老人阿瓦罕·麦提图尔荪通过视频连线完成了身份证补办。当民警送证上门时,老人拿出珍藏的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颁发的“安居证”,两相对比,感慨万千:“过去要用红泥按手印,现在眨眨眼就办好了。”老人朴素的话语,折射出公安工作的时代巨变。

“新疆公安微警务”微信小程序作为全区统一线上服务平台,已实现7类117项业务“一网通办”,累计服务群众4312.14万人次,办理业务863.24万笔。临时身份证申领、电子居住证办理、出入境证件办理预约等实现“60秒即办”,户籍类业务全面“一网通办”,疆外户口迁入全部“跨省通办”。

这些数字背后,是科技赋能带来的公安服务效能几何级提升,是“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承诺的生动践行。

纵观新疆公安70年,科技已成为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面向未来,新疆公安机关将继续深化科技强警战略,构建更加科学、高效、智慧的现代化警务体系,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新疆、法治新疆提供坚强支撑。

70年风雨兼程,新疆公安用热血铸就忠诚,用创新引领发展,用服务温暖民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疆公安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护航天山南北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续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崭新篇章!(通讯员丨杜航洪、岗岗)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