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亲自上门调解,不仅解决了矛盾,还让我们学到了法律知识!”4月1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奎屯垦区人民法院乌尔禾人民法庭前往137团某饭馆,成功化解一起因灶具采购引发的合同纠纷。调解结束后,周边商户和群众闻声赶来,现场咨询法律问题,法官一一解答,就地开展普法宣传。
矛盾溯源,灶具设施功能引纠纷
某饭馆老板王某与某能源科技公司就租用灶具设施达成买卖合同,但发现邻居同样的灶具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其宣传的节油功能,王某想退款并及时告知该公司不用发货,双方就退款事宜未达成一致,僵持数月。王某一纸诉状将对方告上法庭。
调解现场,释法说理促和解当场履行化干戈
调解当日,法官与书记员来到饭馆,现场查看该公司的灶具设施,经了解,该套设施确实没有所谓的节油功能。为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法官通过网上视频调解的方式向该公司阐明相关法律规定,并且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分析诉讼可能带来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损失,建议双方以协商解决为主。终于,经过1小时的耐心沟通,该公司通过微信转账当场将灶具款全额退还,双方达成和解。
延伸效应,调解一案带动普法一片
纠纷成功化解后,法官正准备离开时,附近商户和居民闻讯赶来,纷纷上前咨询法律问题,法官见状,现场开设“法治小课堂”。五金店老板李某:“客户拖欠货款,咋样快速维权?”居民王阿姨:“别人借了我的钱,我该咋要回来?”张法官结合《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解答群众疑问。
奎屯垦区人民法院坚持将党建工作与审判业务深度融合,以"'五心'党建+"品牌为引领,以"党建+司法服务"为抓手,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实现了"化解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社会效果。
“很多基层矛盾看似琐碎,却直接影响群众幸福感和营商环境。我们将持续开展‘送法进商圈’活动,让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自己作为法官的同时也是一名党员,既要办理好案子,更要守好民心!”乌尔禾人民法庭法官张二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