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一位县综治中心主任的“寻常”一天【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典型人物】
时间:2025-11-23 14:57来源:中央政法委长安剑责任编辑: 安羽

图片

你知道

一个管着全县“鸡毛蒜皮”的主任

一天要接多少“求救信号”吗?


他的电话

就像一部“社会体温计”

精准感知着

这座城市的每一次“微颤”


今天,带你沉浸式体验

治中心主任李军的一天


工作上的事情容不得半点耽搁”

10月23日,晨光初露
城市尚处在朦胧之中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
综治中心办公室的灯已亮起

李军海端坐案前
这静谧的晨间
是他雷打不动的学习时光
研读法律法规
细嚼政策精神

图片

身为综治中心主任
他深感肩头重担千钧
唯有不断充电
方能不负群众信赖

距离正式上班还有一刻钟
李军海已梳理完
一天的工作脉络
他起身舒展下筋骨
望着窗外的彩霞
期待把新一天的工作干得更好

上午的时光
总在忙碌中悄然流逝
刚打开电脑
李军海便接起了咨询电话

图片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
他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
期间还接待了两批来访群众
这样的节奏
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数字无言
却是最有力的见证
——2021年以来
淇县综治中心
累计接待群众3万余人次
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万余件

——今年以来
县赴市以上走访量
同比下降67%
诉讼立案数下降19.7%

 “工作上的事情容不得半点耽搁
否则群众会觉得你不重视他们。”
直到送走最后一批群众
李军海才端起水杯
滋润那干渴的喉咙

图片

让法治温度渗透到基层末梢


 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固然重要
但李军海深知
基层平安建设不能只靠“人治”
更要靠“法治”与“智治”
让法治温度渗透到基层末梢

2021年,李军海积极探索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牵头制定了11项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
编纂了4部业务用书
其中《淇县综治中心工作规范》
成为全国推广的“县域智慧”

图片

他将碎片化的工作经验系统化
让基层工作从“凭经验”转向“靠标准”
由此不难看出
创新,是李军海工作中的另一抹亮色

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
“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息化平台”
实现“一案一码”
全流程法治化闭环管理

他创新搭建远程视频调解系统
同步推出“淇和码上调”小程序
打破了时空限制
将矛盾化解从“线下跑腿”
升级为“线上调解”

图片

他推动20家职能单位
57名法治骨干常驻综治中心
建立集成作战体系
成功化解13起沉积多年的“骨头案”
通过打造“郭老调金牌调解室”等特色品牌
引入专业调解组织
构建起多层次、专业化的
法治防护网络

图片

远程调解系统里藏着为民情怀
“一案一码”背后是极致负责
综治中心从传统的“矛盾调解站”
升级为现代化的“治理枢纽站”
他的探索让法治力量
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

从未停歇的“铁脚板”

李军海的努力
结出了累累硕果
助力淇县获评
“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连续12年蝉联
“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位居全市第一

图片

但他的脚步
从未局限于办公室的方寸之地
1978年出生的李军海
长期奋战在基层平安建设一线
奔波不停,却乐此不疲

街头巷尾、田间地头
那里才是李军海的一线战场
他创新推行“三维排查机制”
“网格员法治走访+居民议事会+线上意见箱”

图片

因此,下午的时光
他常常带领团队深入基层
用“铁脚板”走遍全县村社
为群众科普
“综治中心是干啥的”
让“有事找综治中心”深入民心

图片

直到暮色渐沉
才回归自己的“小家”
……

日复一日
那些案头的制度文本
指尖的调解系统
乡间的脚印
早已沉淀为基层治理的
“淇县密码”——
用法治刻度丈量民心温度
以智治精度提升治理效能

始于晨光书卷
归于暮色星斗
这就是,李军海的一天
我们的平安中国
也正是由这样平凡的晨昏铸就

他们以办公室为舟
以民情为桨
在时代的浪潮中
为百姓划出最温暖的法治港湾


声明:本文摘编自法治日报,新媒体素材由河南省委政法委提供,在此致谢!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