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不仅有“火眼金睛”,还是“培训师”“维修工”“发明家”……北京这位刑警会“72变”
时间:2024-08-31 07:37来源:北京政法网责任编辑:郭炬

指纹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被誉为“证据之王”,常规的指纹只有大约一平方厘米大小,它是“现场勘查”这个“微观世界”中的一部分。深耕刑事技术岗位17载的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以下简称丰台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探长刘盛,正是在这些方寸毫厘之间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近日,在2024“北京榜样·最美警察”第三季评审会上,来自丰台公安分局的刘盛,站在了聚光灯下生动讲述了属于他的刑警故事并当选第三季“开拓创新促发展”主题上榜人物。

坐得住,才能练就“火眼金睛”

2007年,刘盛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了丰台分局刑侦支队。工作中,他不善言辞却踏实肯干,同事们都习惯称他为“大盛”。

刘盛常说“做好刑事技术工作,最好的办法就是专注。”现场勘查工作量大,需要高度的耐心和责任心,静得下来、沉得住气是基本要求。只有注意力完全沉浸到痕迹物证上,才能看出每一个细小特征。

为了解锁这些“密码”,刘盛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甚至通宵达旦。没有缉捕查凶的英勇壮举,没有抛头露面的掌声鲜花,一台电脑、一个鼠标就是刘盛的舞台和战场。这些年,他勘查现场2300余次、检验痕迹物证数万计,先后为“百万器材被诈骗”“系列入室盗窃”等300余起大大小小的案件侦破提供了精准有力的技术支撑。坐得住,测得准,练就出了一个拥有“火眼金睛”的“大盛”。

“大盛”警官,也可以“七十二变”

在“大盛”的世界里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只有还没想到的方法。大盛不仅拥有“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他也同样可以“七十二变”,“培训师”“维修工”“发明家”……工作有什么样的场景,他就能变成什么角色。

发现基层执法弱项,他化身“培训师”,组织专项培训115场,大大提升了民警执法能力;系统服务器出现异常,他又成了“维修工”,通过视频讲解、实地调试等方式保障30个派出所现场勘查工作日常运转;为了推动警务技术发展,他还成了“发明家”,坚持每年一题进行科研,在省部级期刊发表论文10篇,获得各类奖项10余次。

刘盛苦练“七十二变”本领,只为在工作有需要时可以随时化身任何角色,变的是各式本领,不变的是为民初心。

刑事技术的终极目标是“斩妖除魔”

刘盛说“斩妖除魔有些夸张,却是心里话”。他印象最深的案子是刚入警时第一次跟师傅出的现场。寒冬腊月,京郊平房里一对无依无靠的母女俩家中现金被盗,小姑娘和母亲无助地瘫坐在一旁。这一幕深深刺痛了他的心“我永远忘不了那对母女的眼神”。

从那天起,无论大案小案他的心中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破案。在后来的工作中,他憋着一股“不到黄河不死心”的犟劲儿,为的就是要给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进入案发现场,无论是残缺的指纹还是细微的痰迹,都别想逃过他的眼睛。2024年4月,他重新梳理一起重大案件线索,通过半枚模糊指纹,成功锁定嫌疑人身份,助力案件真相浮出水面。

“我要让百姓难题得解,罪犯无处遁形。”

他扎根刑事技术领域,在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让无声的证物“开口说话”,为智慧警务发展“添砖加瓦”,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首都刑警的无悔誓言。17年间,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荣获个人嘉奖6次,获“全国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青年人才”称号,入选公安部专家库。

图/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