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48案,62次现场访
时间:2025-04-28 10:09来源:山西长安网责任编辑: 安羽

“我知道,他们单位系统里有这个单子。法官你要不信,可以去查查。”

“如果系统里有的话,我们就再组织质证。如果系统里没有的话,你方愿意承担举证不利的后果吗?那现在休庭去看看,为了防止证据灭失,请所有人都把手机交给我。”

山西太原中院郭庆菊法官审理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当事人在庭审中提出,对方财务电子账目中存有能够证明本案主要事实的关键证据,法官在跟当事人释明举证责任和后果之后,当即休庭,与双方当事人共同奔赴证据所在公司,找见了关键证据,还原了案件事实,最终,案件得以圆满处理。

民一庭副庭长郭庆菊:我肯定要去看一看呀。而且当时那种情况,如果事后再去,证据有可能被持有一方隐匿或销毁,手机都收起来,大家一起打个车就去了。


同一天,民一庭法官任华用一天时间前往娄烦县现场走访三起涉农案件。先去天池店乡走访当事人,再去静游镇走访风电装备占地纠纷现场,最后走访承包地内树木被砍伐现场,地勘察测量,还原案件事实。三起案件审结后,当事人均表示接受判决。

民一庭法官 滑晓艳

在传统民事案件中,有的当事人举证能力囿于各种条件,也可能当事人往往只说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不能在法庭上完全展示案件全貌,本着实质性化解矛盾的使命和责任感,法官亲力事发现场,用眼用耳用心,辨别案件真相,感受当事人的感受。辛苦跑一趟,把事实查清,有利于减少当事人诉累,也使得判决更有说服力。

1、四类案件必须实地走访

走下审判台,现场去看看,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再下判决,这种从太原中院民一庭推行的工作方法,由最初的自发到现在的形成规则、制度并广泛推广,“四必访”实地走访工作法已经成为太原法院民事法官办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民一庭庭长刘卫:所谓四必访,指的是我们对家事案件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四类案件必须实地走访,其它案件则根据情况具体判断。

民一庭规定的必须实地走访的四类案件分别是,涉及家暴、未成年人、老年人以及矛盾复杂的家事案件;争议较大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宅基地使用权纠纷等涉农案件;物权保护纠纷、相邻关系纠纷等物权纠纷案件以及涉群体性案件。

这些案件往往事关群众利益,通过判前实地走访调查,或查明根源,联合多部门进行调解,或现场勘察,孰是孰非心中有数,依法下判;或倾听诉求,消解当事人对抗情绪,防止矛盾激化;或了解判后履行,做好沟通疏导,确保案件办理效果。


仅2024年,民一庭共对48件案件实地走访62次。

经过实地走访,在了解案件全貌后,或调或判,无论哪种处理方式,增强法官的内心确信,也强化了法官的释法说理。尤其是作出生效判决后,当事人均表示服判息诉,真正实现了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一次性解决。

2、“很多纠纷,实地看看就明白了”


民一庭副庭长关文静:楼上想加装电梯,楼下认为妨碍了采光;楼上漏水淹了楼下住户,一个起诉要赔8万,另一个只肯赔2千;到底什么情况,很多纠纷,实地看看就明白了。其实就一个想法,还是想把案子处理得更认真细致一些。咱当法官不能怕麻烦,是吧?

在一起燃气管买卖合同纠纷中,卖方对买方认定的安装数据不认可,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到负责计量燃气管数据的燃气公司核实,燃气公司现场演示验收流程并解答了当事人的疑问,最后双方当事人顺利达成了合意,该案调解结案。


王某某诉村委会支付征地补偿款案令郭庆菊印象深刻。此案她上门走访3次,把王某某及涉案的兄弟姐妹、村委会叫到一起,对房屋来源、各家耕地补偿情况、父亲遗嘱等信息进行了详细询问。经过深入调查,并根据向山西财经大学教授、市农业农村局专家咨询的内容,郭庆菊法官明确了征地补偿款的归属,最终判决全部征地补偿款归属于王某某。这一判决不仅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为当地类似纠纷提供了解决途径。

民一庭副庭长郭庆菊:当事人夫妻俩每天在抖音上自学法律,村委会也在学法,还聘请了律师。事实上,随着咱们社会的发展,民众的法律意识是越来越强,法律素养也在不断提升。这从另一个角度不断鞭策我们法官要更专业、更细致、把工作做的更实,才能让当事人心服口服。


为保证“四必访”工作制度规范落实,民一庭加强监督管理,形成“四必访”工作台账,法官撰写走访记录和工作日志,记录走访人、走访原因、走访内容等信息,以备分析研判。加强总结分析,结合实地走访的相关情况,发布典型案例引导法治风尚,撰写调研报告改进工作做法,向相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法律宣讲,推动审判工作迈上新台阶。

实践证明,“四必访”有利于查清案件事实,听到真实的民情民意,有利于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当事人理解法院工作、判决内容,减少执行阻力、信访压力。“四必访”工作机制被评为2023年度全市法院微创新之一,并被太原电视台等媒体先后报道。

“实地去看,让公正看得见。四必访工作法是太原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真实写照,也是最高法院张军院长多次强调的实质性化解纠纷的内在要求,是韩旭辉工作法在审判理念、方式方法、实践经验上的体现。老百姓的事没小事,我们要将心比心。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广‘四必访’工作做法做实做细,定分更重止争,实现案结事了。”太原中院分管民事副院长景铜柱。

来源:太原中院微信公众号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