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八千里边防线上的忠诚“守望者” 内蒙古:护边员用责任和担当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时间:2025-05-12 10:13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边防委员会办公室责任编辑: 陈言

“今天这风太大了!大家巡逻时把装备带好,重点检查边防线的网围栏有没有破损。”

“注意注意!有三辆外地越野车往口岸方向行驶呢,密切观察,有情况随时报告。”

“草原旅游旺季马上到了,咱们要提醒游客不能越境拍照,飞无人机也不行。国有国法!”

在祖国北疆八千里边防线上,活跃着一支由三千多人组成的护边员队伍。他们是内蒙古草原的“活地图”,是边防线上的忠诚“守望者”,用责任和担当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东起大兴安岭的呼伦贝尔,西至大漠边疆阿拉善,有边防线就有护边员。他们大多数都是边境地区的农牧民,对周边的人和地形都熟悉,也愿意承担护边任务。”内蒙古自治区边防办边防事务协调处处长孙彦军介绍,内蒙古建立了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治边格局,“民”主要是护边员队伍,就像流动的哨兵,常年驻守在一线,协助维护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以及日常巡逻、边境管控、信息收集、政策宣传等。

图片

护边员协助维护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以及日常巡逻、边境管控、信息收集、政策宣传等。

“有国才有家,我们守边护边就是守家护家。我从小在这片草原长大,一草一木我都熟悉。出门放牧的时候沿着边防线走一圈,风吹草动了如指掌。政府、部队、派出所都支持我们工作,天时地利人和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护边员敖日格勒信心满满地说。

内蒙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建立了自治区、沿边盟市、旗市区三级边防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党委把方向、政府总协调、军队当骨干、警方抓治理、民众为基础,形成“军警联勤、警地联防、警种联动”大联防工作格局。

图片

图片

护边员与边防部队、边境派出所形成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

“在二连浩特口岸周边,都是像我这样守家在地的护边员,我们有自己的护边员服装、工作证和每月1000元的补助。你看我的‘四件套’,铁丝、钳子、紧线器和望远镜,一样都不能少。我们经常和派出所、边防部队一起巡逻,可光荣了!”二连浩特市格日勒敖都苏木护边员乌尼孟和一边展示他的护边“利器”一边分享工作经验。“我的名字就是‘永远牢固’的意思,我要用实际行动守好祖国的‘北大门’,永远太平、安宁。”乌尼孟和对未来充满希望。

内蒙古高度重视护边员队伍建设,在选人用人上严格把关,在培养和关爱上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还定期组织专业培训,邀请边防专家、资深警员传授边境法规、侦查技巧、应急处理等知识,通过实战演练、经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护边员的专业素养。

“必须做到‘三熟’,人熟、地熟、业务熟。在我这39公里边防线上,有什么蛛丝马迹我一眼就能看出来。”说起护边员工作,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达来苏木巴彦额尔敦嘎查“资深护边员”张永清如数家珍。

152户、39名护边员、10个界碑、39.22公里边防线……“我准时‘上线’,走在巡逻路上,看着熟悉的一切,特别有安全感。心里老舒服了!”张永清说,一段路、一群人、一条心,把护边员紧紧凝聚在一起。更让他欣慰的是,这几年不断有大学生护边员加入,为这支队伍注入了新生力量。

“我从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非常荣幸成为一名守护家乡的护边员。我学会了使用智能化设备巡边,精准又高效。”大学生护边员格根图雅说,尼玛奶奶一家三代人守土戍边的感人事迹和“内蒙古十大护边员”都是她学习的榜样。老一辈护边员的老经验加上新生代护边员的新技术,薪火传承,未来可期。

“多亏有护边员这支队伍,他们是‘千里眼’,也是最前沿的‘瞭望哨’,第一时间为我们提供可靠信息,特别关键也特别给力!”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洪格尔边境派出所所长王志超说,在复杂的边防线上,护边员凭借对环境的熟悉、专业的技能和高度的警觉性,与边防部队、边境派出所形成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成为不可或缺的基层力量。

在内蒙古八千里边防线上,护边员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生命守护安全,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