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进“一扇门” 解“万家事” 综治中心为平安“加码”
时间:2025-05-13 11:41来源:内蒙古日报责任编辑: 安羽

夏至时节,走进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综治中心,宽敞明亮的受理大厅内,10个综合接待窗口井然有序,前来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在功能区,8个调解室和5个功能室各具特色,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多元化服务。

“群众一般在遇到矛盾纠纷时,会来到综治中心,我们会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等,帮助大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海勃湾区综治中心副主任张同琪说。

今年2月实体化运行以来,海勃湾区综治中心共接待群众458人,受理矛盾纠纷167件,化解157件,办结率在94%以上。

自启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来,乌海市坚持高标准推进实施市、区、镇(街道)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

去年,乌海市在全区率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分3年实现市、区、镇(街道)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目标。今年年初,按照相关最新部署要求,乌海市委政法委会同乌海市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编办等15部门,重新修改完善了实施方案,从建立、职能、运行3个方面进一步明确方向路径、细化实化工作举措,为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

“综治中心搭台、入驻部门唱戏、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在市级层面,乌海市综治中心与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合署办公,汇聚48个部门约15亿条数据形成“数据池”,加强矛盾纠纷数据结构化分析、智能化研判,动态反映矛盾纠纷发展态势,做到及时预警、动态研判、有效处置,全要素支撑综治中心实战效能。

根据对近年来该市矛盾纠纷易发频发领域的统计分析,乌海市各区综治中心在整合政法部门常驻的同时,实行住建、卫健、妇联、工会、人社等部门资源力量驻中心集中办公,培育了婚调委、交调委、物业调解委员会等一批专业性行业性的调解组织,通过轮驻、随叫随驻等方式入驻中心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各镇(街道)政法委员整合社会治理办、“四所一庭”等资源力量以多种方式灵活入驻中心,实现各类矛盾纠纷诉求现场办理、联合调处、实质化解。该市区级综治中心全部按照“五有标准”建设,并多渠道公布综治中心地址和联系方式,全部在地图导航上更新了位置信息,形成一刻钟综治中心便捷服务圈。坚持“综治中心负责程序性推进,办理部门负责实质性解决”的原则,建立健全了指挥调度、上级交办和下级上报、综治中心与入驻部门业务协同对接等一系列运行机制,将受理的事项分类派单至职能部门并全流程跟踪督办。

乌海市还积极运行网格“排查”、村社“首调”、镇街“会调”、市区“联调”的四级矛盾纠纷联合调处模式,完善了“四所一庭”“所所联合”“警社联动”协作机制,深化了诉调、警调、检调、仲调、专调、访调“六调”联动,打造出了“邻里理事长”等特色调解品牌38个,全力推动矛盾纠纷应排尽排、应调尽调。今年以来,各级综治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2695件,调解成功2608件,调解成功率达97%。同时,持续深化“网格党小组+专职网格员+楼栋(单元、联户)长”基层微治理“铁三角”,该市共建立网格党小组390个,配备专职网格员554名,推选楼栋(单元、联户)长4049名,全面深入排查化解基层各类矛盾纠纷,有力守牢基层维护平安稳定“第一道防线”。

进“一扇门”,解“万家事”。如今的乌海市,正全力将综治中心建成解纷“暖心站”、矛盾“终点站”、平安“守护站”,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为平安乌海、法治乌海“加码”。(王皓)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