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双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今年4月以来,由退役军人事务部主办的2025年度全国老兵宣讲团“红色基因永传承,强国复兴立新功”主题巡回宣讲相继在天津、吉林等地举行。其中,内蒙古边检总站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银根边境派出所副所长徐乃超,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退役军人唯一代表,全程参与宣讲,用真挚的故事、质朴的语言,生动诠释了北疆移民管理警察的使命担当。
徐乃超参加2025年全国老兵宣讲团主题巡回宣讲(吉林站)活动
“从警18年,我把根扎在了祖国北疆;携手妻子李文娜,我们把家安在了边境线上。”宣讲中,徐乃超以《扎根北疆献青春携妻戍边勇担当》为题,将一段“守国亦守家,守家即报国”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
他所驻扎的戍边警务室,坐落于荒无人烟的戈壁深处,却承担着3000余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100余公里边境线的管理和治安管控重任。这里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徐乃超与妻子李文娜从未退缩。两人以警务室为家,不仅守护着边境安全,更用温暖的服务架起警民连心桥——他们牵头成立党员E站、便民卫生室、便民图书室、快递投放站等8个服务站点,让偏远牧区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医疗、购物、学习等服务。“牧民们遇到困难第一个找的是我们,有喜事也总爱和我们分享。”徐乃超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位牧民,都是我们的‘家人’。”
此次全国巡回宣讲中,徐乃超的讲述深深打动了每一站听众。在天津、吉林的宣讲现场,当讲到夫妻二人顶风冒雪守护边境、为牧民解决“急难愁盼”的细节时,不少观众红了眼眶;当谈到“守国即守家”的信念时,台下掌声经久不息。“徐警官的故事让我明白,平凡岗位也能成就不凡。他用18年的坚守告诉我们: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一位天津市机关干部代表在采访环节感慨道。
宣讲团走进内蒙古党校
7月16日上午,宣讲团走进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为200余名教职工送上“精神大餐”。面对台下“教师+听众”的双重身份,徐乃超结合自身经历,将北疆戍边的“小故事”与强国复兴的“大主题”紧密结合:“我们的每一次巡逻、每一次服务,都是在为祖国北疆稳固筑基;牧民的每一声‘谢谢’、每一个信任的眼神,都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徐乃超作主题宣讲
“徐乃超的事迹深具时代特质,讲述富有激情和感染力!”内蒙古党校一名教师听后表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红色基因’的内涵——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扎根一线的坚守、服务群众的初心、不计得失的奉献。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更激励我们在各自岗位上为强国复兴贡献力量。”
从戈壁警务室到宣讲报告厅,从边境牧民群众到党校教职工,徐乃超的故事跨越山海、直抵人心。正如老兵宣讲团相关负责人所言:“老兵宣讲团不仅是讲述个人经历,更是传递一种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精神。徐乃超这样的‘青年榜样’,正是我们奋进新征程最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