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一边是碧波荡漾,一边是沙海茫茫,“警”色这边独好!
时间:2025-10-09 09:46来源:平安内蒙古责任编辑: 安羽

当乌海湖的晨光揉碎在粼粼波光里,当乌兰布和沙漠的驼铃摇醒金色沙丘,“双节”欢乐吉祥的氛围弥漫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的每一个角落。有人奔赴湖岸赏景,有人挺进沙漠露营,乌海公安民警辅警始终站在风景“背后”——他们是湖上的“碧波卫士”,是沙漠的“沙海灯塔”,用坚守筑牢安全防线,写下平安最动人的注脚。

乌海湖上的“昼夜守护者”

10月1日清晨,乌海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水上警察大队的民警辅警已整装待发。八点半刚过,第一班游船启航,巡逻艇也随之驶离码头。乌海湖一望无际,风裹着湖水的凉意,民警辅警目光紧盯湖面游船。“游船注意保持距离!”安全提示声不绝于耳。节日期间湖上船只比平时多出几倍,“抢道”风险陡增,民警辅警增加巡逻频次,全天都在湖上巡行。

图片

傍晚时分,夕阳把乌海湖染成橘红色,游客们忙着拍“湖映晚霞”的美景,水警的巡逻还在继续。巡逻船驾驶员张蒙的手机里存着儿子发来的视频,7岁的小家伙举着小红旗说:“爸爸,我和妈妈在湖边等你,你啥时候下班呀?”张蒙回复:“等爸爸把最后一艘游船送回码头,就回家陪你和妈妈吃晚饭。”张蒙关掉视频后,又进入了工作状态。

沙漠营地的“沙海逆行者”

“请各位游客有序游玩,注意来往车辆!”乌海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水上警察大队沙漠应急救援队的警车穿梭在沙漠营地各处,警车大喇叭里循环播放着安全提示。

10月3日9时23分,指挥中心传来紧急指令:“乌海湖西岸沙漠露营区,有游客迷路,手机仅剩10%电量!”正在附近巡逻的民警刘剑强和同事立即拿起卫星电话,开上贴有“应急救援”标识的越野车火速出发。


行驶15分钟后,刘剑强尝试用迷路游客最近一次通话进行定位导航,边放慢车速观察四周,边通过车载喇叭呼叫游客姓名。“我看到你们了!我在一片有枯木的沙丘后面!”终于,电话里传来游客的回应,刘剑强立刻让同事标记方位,猛打方向盘朝着被困游客方向驶去。

在沙丘间穿梭了十多分钟,远处几截灰褐色的枯木映入眼帘,一名游客正焦急地挥手。救援车一路开过去,刘剑强先给被困游客递上矿泉水,待其体力有所恢复、情绪平复后,将其带回到沙漠露营区。

返程途中,这名游客说:“刚才我看到警车,就像看到了救星。”车窗外,阳光洒在连绵的沙丘上,泛起温暖的金光,而警车上的“警察蓝”,成了沙漠里最让人安心的色彩。


景区与营地间的“流动坐标”

10月4日16时,乌海湖沙漠营地景区警务站旁,辅警李宪军正在给游客指路。忙了一天,他额前的头发早已被汗水打湿。节日期间,景区与沙漠营地联动,日接待游客量比平时多很多,李宪军和同事成了“流动路标”,在两地间来回奔波。

“最忙时能同时接到几个求助,从找卫生间到预约骆驼骑行,还有游客找不到孩子报警。”李宪军边说边帮一位老人拎起行李箱送到摆渡车上。老人不住道谢,李宪军笑着回应:“大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18时许,李宪军在巡逻时发现一名小男孩独自哭泣,他立刻蹲下身子拍着孩子的肩膀说:“别害怕,叔叔帮你找爸爸妈妈,你记得家长的电话号码就行。”小男孩抽泣着说出号码,李宪军赶忙拨过去。10分钟后,男孩母亲匆匆赶来,抱起孩子说:“刚才我排队买票,一转眼的工夫就找不到孩子了,真是吓死我了!”李宪军叮嘱道:“带孩子出来玩,不要让孩子离开视线。”



夜幕降临,乌海湖的巡逻艇仍在波光里穿梭,景区执勤点依旧有民警辅警守护的身影。他们虽不是风景里的主角,却是风景中最温暖的底色。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