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满释放后无劳动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或者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三无”人员是重点安置帮教对象,做好此类人员的接收、安置、帮扶教育工作一直是安置帮教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黑龙江省黑河市司法局按照司法部、黑龙江省司法厅关于统筹推进“五项工作”部署,将安置帮教工作列入年度重点任务,联合域内北安监狱、华山监狱、凤凰山监狱共同制定《黑河市关于统筹推进监狱改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纠纷化解、法治宣传的工作方案》,坚持以人为本、精准施策,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取得积极成效。近日,成功衔接安置一名“三无”人员,为其铺就一条温暖的“回家路”。
构建狱地协同的“五项工作”推进体系
黑河市司法局联合域内北安监狱、华山监狱、凤凰山监狱,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五项工作”,将其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形成“1+3+2+N”的工作格局,成立“法治宣传、安置帮教、舆情管控”等8个工作专班,通过建立协调配合机制、调度推进机制、量化评估机制,推动监狱改造“前端”与安置帮教“末端”无缝对接。针对“三无”刑满释放人员,明确监狱提前介入评估、司法行政部门统筹资源、多部门联动兜底的全流程规范,形成“监狱评估风险——司法行政部门统筹——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闭环衔接安置模式。
成功衔接“三无”人员陈某
从“改造评估”到“无缝衔接”的全链条联动
嫩江市司法局在接到华山监狱关于刑满释放人员陈某的衔接通知后,第一时间向黑河市司法局进行汇报,黑河市司法局迅速启动“五项工作”安置帮教专班,逐一核对人员身份信息、查验释放证明等文书,全面掌握其在服刑期间的改造表现、心理状态和身体状况。经了解,陈某现年78岁,因犯罪入狱多年,“无户籍、无亲属、无劳动能力”,与外界断绝联系,且年老多病、行动不便,黑河市司法局与华山监狱协商制定“身份核验——临时安置——政策保障”的工作措施,确保释放当日即实现“出监有人接、生活有保障”。
办理“三无”人员陈某的交接手续
打造“兜底保障+长效扶持”的帮扶格局
针对“三无”人员生存需求,黑河市建立“临时救助——政策落地——就业托底”兜底保障体系。协调民政部门为陈某开通“安置绿色通道”,刑满释放当日即入住敬老院,妥善解决吃、穿、住、用等基本生活需求,确保其过渡期生活有保障。待户口办理完成后,联系陈某所在街道社区,依照政策为其办理相应社会救助,确保符合条件的救助措施“应享尽享”。
安置“三无”人员陈某入住敬老院
此次成功安置“三无”刑满释放人员陈某,是黑河市统筹推进监狱改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纠纷化解、法治宣传“五项工作”的具体实践,也反映出推进“五项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监狱系统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给予协助。下一步,黑河市司法局将进一步发挥在统筹推进“五项工作”中牵头抓总作用,按照“统抓谋划、一体推进,狱地配合、协调联动,各司其职、优势互补,相互依托、互学互鉴,共促共进、成果共享”的原则,推进“五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作出司法行政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