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我用护照买票进站方便吗?”“如果身份信息被冒用该怎么办?”Z114次列车车厢内,旅客们围在检察干警身边踊跃提问。这是《铁路旅客车票实名制管理办法》公布施行三周年之际,哈尔滨铁路运输检察院联合哈尔滨铁路公安处、哈尔滨客运段开展的“移动法治课堂”现场——原本静态的法律条文,此刻正在飞驰的列车上焕发出蓬勃生命力。
从结案了事到前端治理
这次联合行动开创了“检察法治支撑、公安执法保障、企业主体责任”的三位一体新模式。实行实名制购票后,管内线路倒票案件几近为零,旅客满意度大幅提升。“过去我们侧重办案,现在更要注重源头预防。”哈尔滨铁路运输检察院的检察官指着热闹的车厢说,“我们深刻认识到,法治建设既要治已病,更要治未病。”

让法律条文“活”起来
车厢化身“法治长廊”,检察官的讲解尤为精彩:“有人觉得借证件给朋友无所谓,但若对方在列车上实施违法犯罪,出借者可能也要承担法律责任。”这些源于真实案例的解读,让抽象法条变得可知可感。针对最受关注的信息安全问题,检察官的回应斩钉截铁:“《办法》明确规定信息保密义务。相关部门一定会履职尽责,坚决筑牢信息防火墙。”

法治温度触手可及
“跟老伴出门最怕走散”一对前往海口的老年旅客说,“现在有了实名制,感觉特别安心。”这种朴实的认可,正是社会治理成效的最好注脚。乘警刘警官表示,实名制让我们的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出警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小切口推动大治理
从办案到治理,从办公室到车厢,这场联合普法见证着铁路检察机关履职理念的深刻转变。它已超越单纯的法治宣传,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铁路领域的具体实践。“法治建设永远在路上。”哈尔滨铁路运输检察院的检察官表示,“我们将继续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让每一个旅途都充满法治的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