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刑事法庭的旁听席有多精彩?
时间:2020-12-30 16:05来源:庭前独角兽责任编辑:陈言

“爸爸妈妈相信你没有强奸!”

“法官你放了他,我还等他给我赚钱呢!”

“他虽然骗了我妈的钱,但他是爱我的!”

这些,都是刑事法庭旁听席上的声音。

与审判席左右的原、被告不同,旁听席坐着的,是家属、被害人、吃瓜群众…怒发冲冠者有之,涕泪涟涟者有之,心如刀绞者有之,于形色中显大千。

一栏之隔的旁听席,每天都在给我们讲述,那些法庭故事,背后的故事。

01

有种贪,叫做免费的午餐

骗人者可恶,是因为贪。被骗者可怜,有时也是因为贪。

一起集资诈骗案,被告人的公司在未取得相应金融业务资质的情况下,通过散发广告、口口相传并允诺高额回报的方式,诱骗了很多老年人签订《养老投资协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亿元。

开庭当日,偌大的旁听席上坐满了大爷大妈,被告人被带入法庭的一刻,叫骂声、斥责声不绝于耳。庭审结束后,我被一肚子苦水无处倒的大爷大妈们围得水泄不通。

大爷大妈都是受害者,但意见却分成了几派:一派人强烈要求快审快判,但必须给被告人判个缓刑,尽快放出来弄钱堵窟窿。另一派人截然相反,估摸着钱肯定是要不回来了,坚决要求对被告人从重处罚,以解心头之恨。还有一派人,听完被告人的辩护意见后起立鼓掌,并大喊让法庭放人,好让骗子继续为自己赚钱!

几派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场面一度混乱。

这真是一番周瑜打黄盖式的“默契”:行骗者吹的天花乱坠,受骗者听的心服口服,不仅自家积蓄千金散尽,还呼朋引伴招揽下线,美其名曰“好事大家来,有财一起发”,实则盘算借亲友的投资给自己再来个杠上开花。

“更大傻瓜”理论告诉我们:集资诈骗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暴雷游戏,但一些“入坑者”想着下面肯定会有接盘的傻瓜,于是不遗余力的发展下线,以便自己能全身而退。却万万没想到,花停在自己手中,雷爆在自己头上!

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P2P非法集资大行其道,受害者层出不穷,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人心中的贪欲:加害者大贪,受害者小贪;骗子盯上的是本金,老人垂涎的是利息;有人想着金蝉脱壳,有人想着利上滚利。

我们不能苛求一个“完美受害人”,但一桩桩诈骗背后却隐藏着一个真理:人们永远难以逃脱,那些为自己量身打造的骗局。当欲望和需求被骗子摸清,你就浑然不觉的落入为你私人订制的陷阱。

因为他懂得你的贪心,所以你信了他的鬼话。

02

有种嗔,叫做都是别人的错

有些离婚的始作俑者是父母,有些犯罪同理。

一起强奸案中,因涉及个人隐私不公开审理,被告人的父母于是想在开庭前见被告人一面。

见到儿子后,父母旁若无人的为儿子呐喊助威:我们相信你,你要坚持到底,爸妈是你的坚强后盾!

短暂的见面后,法警就将被告人家属请出了法庭。庭审中,被告人对自己的行为矢口否认,但因证据确凿,是个毫无悬念的铁案。经合议庭评议,被告人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

宣判那天,父母早早就等在了旁听席上,听到判决结果,二老一如庭前见儿子一样,气势如虹的为被法警带下去的儿子打气:不要怕,一定是那个女人勾引你!我们要上诉到底,男子汉绝不会被这点事情打垮!

不久,被告人上诉了,二审维持了原判。

刑事判决关系到被告人的一生,护犊心切可以理解,但大多数护犊子,是请求从宽,而有些护犊子,却是颠倒黑白:性侵者不懂得克制欲望反倒怪女性衣着暴露;家暴者不反思行为失当反倒怪对方言多嘴碎…

想象一下被告人的童年吧:和人打架后,父母理直气壮的说“一定是对方先动的手”;横冲马路后,父母振振有词的说“一定是别人闯了红灯”;顶撞师长后,父母不屑一顾的说“一定是老师教导无方”…法庭上父母口中的“男子汉”,不是担当是甩锅。

家庭教育中,父母过分强调孩子享有的权利,却无视孩子应承担的责任,极易导致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当孩子出现第一个“破洞”时,父母不自省自查反而迁怒外界,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破窗”出现。

因为你无原则的袒护,你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敢做不敢当的怂货。

03

有种痴,叫做被自己PUA

PUA大师多为“海王男”,但有种PUA高手却是“痴情女”。

一个普通诈骗案,当事人却是一家门:被告人打着帮准丈母娘理财的幌子,说能买到内部发行、稳赚不赔、“一般人我不告诉Ta”的理财产品,把老太太哄得心花怒放。

老太太一边心中暗叹“真吾婿也”,一边痛痛快快拍出十万块打算坐享理财成果。小伙子拿到钱,立马亮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人生信条,更加痛痛快快的把钱花了个一干二净。

庭审结束,一个梨花带雨的姑娘拦下我,说自己是被害人的女儿、被告人的女友,问如果被告人全额退赃,会不会判缓刑?

我以为姑娘是给这个负心汉气的声泪俱下,于是安慰她说被告人压根没有退赔能力,让她放心等宣判。姑娘低头抹了抹眼泪,道谢走了。

几天后,书记员告诉我被告人的女友帮他全额退赃了,还交来一份被害人的谅解书。震惊之余,我第一时间给姑娘和准岳母打电话确认。

原来,姑娘为了给被告人争取缓刑,用自己的私房钱还了老母亲,还苦苦哀求老太太出了个谅解书。由于是“准家庭”内部犯罪,被告人是初犯,又有退赔、谅解情节,合议庭评议后,给他判了个缓刑。

一个男人,今天能骗丈母娘的钱,明天就能骗未婚妻的情。嘴上说着爱,行动却在伤害,我并不相信,这是他第一次欺骗女友。

我对被告人有过不解,有过不齿,但我对这姑娘,只有不值。如同许多暴力犯罪中见诸于受害人心理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面对感情上的屡次伤害,一些人选择性的过滤被伤害的事实,在自欺欺人中不断强化“他爱我”的假象。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固然感人,但无底线的原谅,不是真爱无敌而是养痈遗患。

因为你被自己PUA了,他才会肆无忌惮的伤害。

犯罪,并不止于恶行发生的一瞬之间,罪犯的果,往往根植于他们和旁听席众生间的因。

法官的双眼可以明断法律事实,却望不尽客观事实背后的爱恨。法律的牢笼可以剥夺罪犯的自由,却割不断铁窗内外暗涌的情仇。

偈语云: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世间贪嗔痴,不止于公堂之上、牢狱之间,还见于旁听席中,你我身边。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