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办事犯愁?这有省心 “捷径”!
时间:2025-07-30 09:01来源:安徽政法微信公号责任编辑: 陈言

从赭山脚下晨练的太极身影,到十里江湾夜跑的跃动人群;从百年老字号的市井烟火,到新兴商圈的时尚脉动;从汽车工厂的智能生产线,到湾沚航空小镇的逐梦蓝天……这些鲜活的场景,共同勾勒出江城芜湖的平安底色。

近年来,安徽芜湖平安建设交出亮眼答卷:连续7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城市,跻身全国首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成绩的背后,是芜湖市高位推动、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下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水平的努力和付出。

因地制宜精筑治理“枢纽站”

“以前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一个窗口全搞定!”群众的感慨,折射出芜湖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深层变革——从场所分散、协作不畅到资源聚合、服务下沉,让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2018年,芜湖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推进全市各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与管理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方案,拉开建设序幕。2021年,出台《关于加强基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推动9个县(市、区)矛调中心建成,镇级综治中心同步落地,有效纾解了基层治理“场所分散、力量薄弱”的困局。

2025年初,芜湖市对9个县级综治中心全面“体检”,针对发展不均衡问题开出“差异化药方”:

无为市综治中心围绕标识、导航、路引、分区、窗口功能室等进行提档升级:设置受理窗口和功能工作室14个;建立“受理-流转-办理-闭环-预警”全链条机制及督办问责机制,明确综治中心指导关系、组织架构、流程图等,以制度夯实根基。

图为无为市综治中心

湾沚区综治中心在原有中心基础上改造扩容:设置综合受理引导台,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访、人社6单位常驻,住建等矛盾纠纷多发领域单位轮驻,配备17个专业功能室(调解室、心理咨询室等),并配套出台人员管理考核等7项运行机制,确保高效运转。

图为湾沚区综治中心

作为全市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先行者”,南陵县通过“三统一”标准(场所标识、功能分区、制度规范),成功破解“分散、虚化、薄弱”难题,打造了集矛盾调解、法律服务、治安研判、网格管理于一体的实战平台。

“有难题,来这里……各综治中心地址为……”目前,芜湖市9个县级综治中心全部建成,71个镇级综治中心实现实体化高效运转,并自7月7日起,芜湖市通过芜湖长安、芜湖发布等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综治中心地址等信息,下一步,还将通过与当地传媒中心合作报道、公交车车载电视、法治融屏、电梯广告屏等进行宣传,提升综治中心的社会知晓率。

特色解法破解治理难题

位于芜湖市江北新区大龙湾核心区的二坝镇,随着“大建设、大发展”的推进,社会治理难度陡增。为护航发展,二坝镇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纳入“现代化新主城”大局,投入300余万元,在2025年3月建成1200平米的综治中心。

为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二坝镇综治中心创新了一系列工作机制:

针对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矛盾隐患,与自然资源规划所、农业农村办、司法所、人民法庭等形成常态化联动机制;对复杂隐患,由村书记、部门负责人、包村领导组成“三人组”包保化解;对镇级难以化解的矛盾,对接区综治中心进行统筹,联动专业力量下沉处置;为预防矛盾纠纷,整合群防群治与执法队伍,在日常巡逻中进行普法劝导,形成“快速调解+源头预防”的联动机制。

一个典型案例生动诠释了机制效能:2025年3月,某社区塘口征收在即,因补偿款分配问题,多个生产队产生分歧。综治中心在摸底中提前掌握情况,迅速联合农业农村办、司法所成立专班。通过查阅档案、走访老党员、召开村民议事会等方式,公开透明进行调解,最终促成共识,既保障了征收进度,又化解了潜在纠纷。

在全市“一盘棋”思路统筹下,芜湖各地综治中心因地制宜,寻找创新突破口:

弋江区综治中心针对物业纠纷多发,引入社会组织区级乐帮物业纠纷调处中心及街道工作站,2020年3月至2025年5月成功调处物业纠纷2646件。

弋江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无为市综治中心设立涉法涉诉窗口、物业纠纷工作室,整合“四员一律”(审判员、检察员、警员、司法行政人员及律师)、法学会专家等力量,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

南陵县家发镇综治中心建立跨区域协同处置机制,依托三色分层预警系统,及时通报风险信息,为预防矛盾纠纷提供支撑。

截至目前,芜湖市各县级党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访、人社等常驻部门已全部入驻县级综治中心,26个调解组织、3个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入驻综治中心开展调解工作。镜湖区、弋江区、湾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心理咨询等社会力量轮驻,有效形成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合力。

科技赋能群众诉求“一网感知”

在打造实体化“一站式”平台的同时,芜湖市积极拥抱信息化、智能化,为综治工作装上“智慧引擎”。

“我们搭建群众诉求感应系统,相当于给综治工作装上了‘声呐雷达’。”芜湖市基层社会治理科负责人介绍。该系统“一网”归集了12345热线、信访信息化平台、人民网留言、国务院“互联网+督查”等渠道诉求,形成了涵盖18大类、172小类的民意数据库。

该系统更强大的功能在于其分析预警能力:运用大数据、AI等智能工具,根据诉求频度、涉及广度、紧急程度、解决难度进行四度风险赋值,每月形成分析报告,全景展示类型分布、趋势变化和高风险事项,让县区和部门对责任、风险、成效一目了然。为精准捕捉矛盾变化,系统还创新增设存量解决率、总量削减率等四个动态指标,通过月度、季度、年度跟踪对比,助力精准施策、举一反三。

湾沚区依托“智慧湾沚”平台,建设了“群众诉求预警响应平台”,建立详实的地名地址库和事件描述库,为风险研判、预警、处置提供强大数据支撑,以“智治”推动治理能力提升。

在湾沚区综治中心老王工作室,调解员正在开展调解工作

芜湖市还依托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开发了贯通市、县、镇、村四级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模块,与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同架构、同运行,让基层工作人员可以“一网统办”,实现矛盾纠纷统一排查、受理、分派及全市数据汇总,有效破解了以往矛盾纠纷采集不到位、调处不联动、数据不共享等痛点难点,显著提升了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的质效。

积跬步以至千里。随着6月底芜湖市各县级综治中心全部实体化运行,江城百姓正告别“多头跑、反复跑”的烦恼,享受“进一扇门、解千家忧”的便捷。未来,芜湖市将继续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立足“统筹协调”“资源整合”“服务保障”等职能,构建“枫”景独好的综治中心,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江城的沃土上继续焕发出勃勃生机。

文字丨刘超 图片丨芜湖市委政法委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