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背后是一个家庭,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牵动着千千万万户家庭的心。民之所望,力之所向。2024年,在江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指导下,江西省公安厅牵头与省教育厅、省体育局成立防溺水联合办公室,“一盘棋”推进防溺水工作,在全省掀起“个个知晓、人人参与”的防溺水热潮。
11个部门联合开展“同上一堂防溺水课”安全教育、各地组建防溺水宣传巡防队9300余支、全省建设防溺水“四个一”设施9.2万处……在各部门齐抓共管下,江西中小学生去年溺水事故数、溺亡人数实现“双下降”,交出了一份守护生命的“平安答卷”。
高位推进“一盘棋”
“前方水面有人落水,大家带好救援装备,迅速按计划救人!”
“先给他穿上救生衣,我们开船从后面用绳子拉他上来。”2024年7月10日,宁都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民警头顶烈日,在梅江河上开展溺水救援演练,以实际行动为江西筑牢防溺水战线写下新的生动注脚。
江西风景秀丽,江河湖塘众多。近年来每至夏季,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便成为各地紧盯的“头等大事”。2024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江西省2024年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方案》《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防溺水工作的紧急通知》。源头防范、综合治理,成为做好全年防溺水工作的关键词。
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示范带动下,江西省教育厅会同省公安厅、省体育局组建防溺水联合办公室,凝聚合力“一盘棋”推进防溺水“1+4+1”工程。
“防溺水工作,事关每一个家庭,事关全社会,我们会部署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完善措施,全力以赴拧紧防溺水‘安全阀’。”江西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防溺水工作联合办公室制定工作任务清单,将责任细化至乡镇、村组,重点聚焦农村学生宣传教育和日常监督、中小学生双休日和节假日脱离学校、留守儿童远离家长等薄弱环节的重点监管,以及防溺水“四个一”设施看护管理、维护修缮,风险水域隐患排查和巡查值守等制度措施落实,积极推动齐抓共管。
环环紧扣,层层推进。在各地,防溺水工作成为各部门重点关注的“党政民心工程”。各地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也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定期研究部署和调度防溺水等学生安全重点工作。逢会必提、逢调研必督促成为常态。齐抓共管之下,全省上下构建完善“党政主导、部门协作、乡村为主、社会参与、各尽其责、联防联控”防溺水工作机制,为守护青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提供坚实后盾。
疏堵结合“两手抓”
如何有效开展防溺水各项工作?紧盯“水”与“人”是关键。锚定“水”与“人”两个关键要素,江西吹响新一轮攻坚号角。
底数清才能有的放矢。每年春季开学后,江西各地各校开启新一轮防溺水摸排工作。校外,教师协同辖区民警、社区工作者等人员,以脚步排查危险水域;校内,家住水域周边或放学途经危险水域的学生,被学校列入重点学生群体,予以重点关注。
“我们去年以易发多发溺水事故的场所和高发时段为重点,组织民(辅)警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摸排辖区内池塘、江河湖泊、积水坑等危险区域,累计摸排重点危险水域近8000个。”南昌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回忆道。为“盯”紧危险水域,江西持续健全巡防管控机制,协调推动各地组建9300余支重点水域巡防队,落实12.2万名安全管理责任人,各地公安机关也相继建立步巡、车巡、船巡、视频巡、无人机巡相结合的立体巡防模式,加强重点水域、重点时段巡查值守,确保水域有人看、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
对于动态摸排出的111.4万名防溺水重点学生,我省压实“教育局、学校、班级、监护人”四级包保责任,发动教师与派出所民警、村“两委”干部、综治干部等力量,上门家访370.8万人次,以“婆婆嘴”常念“安全经”。此外,针对全省4万名留守儿童、1.1万名监护缺失和家庭困难的重点儿童,省教育厅联合公安、民政、妇联、团委等部门,探索农村“邻里盯防”机制、“爱心妈妈”匹配结对、暑期托管班等方法,提升其校外安全监护能力。
“但防溺水教育不能只靠堵,还要学会疏,想办法满足孩子的戏水需求。”作为一所乡村学校的校长,南昌市新建区金桥初级中学校长方先平对开展防溺水工作深有感触。为此,该校在校内搭建了一座约750平方米的可拆卸游泳池,方便学生闲暇之时来此学习游泳。
一所乡村学校的努力,是江西各地推进学生学习游泳技能的生动缩影。在于都,县公安局联合各级党委政府、教科体局、辖区学校等多方力量,推动游泳教育和安全游泳区域建设,为每个乡镇中心小学配建拼装式泳池,让孩子戏水、学游泳有了安全去处。
江西省教育厅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积极推进游泳教育普及“水花行动”,78个县区启动游泳教育普及试点。各地因地制宜利用公共游泳场馆,建设“拼装式泳池”,用好体育部门培养的1200名游泳师资,去年已免费培训68.5万名中小学生,超八成为四年级学生。
齐抓共管“三张网”
暑假是青少年溺水事故的多发期。为让广大青少年快乐过暑假,江西强化数据分析、紧盯关键环节,从宣传防范、科技赋能、机制保障等方面入手,齐心织就宣传网、防护网、责任网,从源头上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同学们假期要谨记不要私下下水游玩。”进入4月,九江小学等众多省内中小学校,将防溺水提醒列入日常工作清单,利用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个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开展防溺水主题教育;莲花县公安局等各地公安部门积极组织民(辅)警,通过“警民恳谈会”、宣传讲座、入户宣讲及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宣讲防溺水安全知识。
截至暑假,江西省教育厅会同省公安厅、省应急厅、省体育局及江西日报等部门单位,共同启动家长学生“同上一堂防溺水课”活动,覆盖学生、家长、教师超6500万人;组织开展社会公益防溺水安全知识普及活动102场,覆盖人群96万人次;制作推送了28期防溺水安全教育短视频,线上累计600余万人收看,点赞超2000万人次。在这场防溺水战役中,我省凝聚家校社各方力量,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接力”,在线上线下构建起立体宣传网,帮助学生将防溺水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此外,江西省持续强化科技赋能预防溺水工作,深化危险水域无人机巡查、打造重点危险水域电子地图、推广智能化防溺水设施建设,以提升重点水域岸线的精细管理,织密安全防护网。例如新余市公安局在分宜县双林镇试点发放防溺水定位手表500个,只要学生在水域附近玩耍,定位系统第一时间同步推送预警信息给社区民警、社区干部、监护人。靖安县教体局加大技防投入,对全县重点水域进行智能监测,“现在只要学生踏入水域警戒领域,就会触发警戒喊话,提醒短信同步发送给学生监护人及附近的河道巡查员,以便他们及时赶到水域旁劝离学生。”靖安县教体局平安办负责人表示,通过技术加持,全县中小学生及幼儿实现防溺水监管“一个都不少”。
对于各地防溺水工作举措是否落实到位、工作成效如何?督查人员心里自有一本“账”。“先部署安排学校围绕防溺水工作开展自查,之后组织学校开展交叉检查,我们不定期也会走访学校进行检查。”南昌市青山湖区教体局安稳办工作人员解释道。
为绷紧安全弦,江西省教育厅去年联合省防溺水成员单位,赴11个设区市开展以农村为重点的全覆盖检查,深入开展风险水域、安全隐患摸排,推动各地建设、修缮、加密防溺水“四个一”设施9.2万处;组织力量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市县暗访,部署教育系统开展4轮交叉检查,下发18期《安全提示》。各地公安、消防救援、应急、红十字会联合志愿者,建立完善应急联动救援机制,组织溺水救援演练、组建村级救援队伍5600余支,全年劝阻擅自下水学生3.3万人次,成功救援49名溺水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