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河南省清丰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清丰县综治中心)分流交办,朝阳路某小区的污水外溢问题次日便得到解决,反映该问题的小区居民丁某在手机端作出“满意”评价;在驻综治中心法律顾问的帮助下,马庄桥镇赵家村村民袁某拿到了被拖欠的粮食款,他逢人就说这事儿,主动当起综治中心“宣传员”……
近年来,濮阳市清丰县以“阵地建设、矛盾化解、数智赋能”为重点,突出“实体+实战+实效”,大力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高质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有人办、依法办,努力将综治中心打造成社会治理“晴雨表”、矛盾解纷“终点站”、服务群众“连心桥”。今年以来,清丰县三级综治中心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78件,化解率98%,服务覆盖1.2万人次。
统筹联动打造“一站式”综合枢纽
“这里就像一个化解矛盾纠纷的‘超级枢纽’,不管遇到啥问题,都能找到对应的窗口,有些群众的诉求当天就能得到处理。”清丰县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这样介绍。
敞亮整洁的办事大厅里,一体化开放式的受理窗口整齐排布。醒目的标识和工作人员悉心引导,最大程度便利人民群众表达诉求、解决矛盾。
清丰县综治中心于2018年4月正式运行,是全省首家建成投入使用的县级综治中心,2023年7月,迎来首次提档升级。按照“1+4+5+N”工作模式,整合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相关功能,在群众接待大厅设置信访办理、调解仲裁复议、诉讼服务、心理服务、信息化服务等5个功能区,引导当事人选择最适宜的途径解决矛盾纠纷。同时,采取“重点部门常驻+行业主管部门轮驻+责任部门进驻”方式,设立14个业务窗口,政法、人社、住建等22个单位部门180余人集中办公,“一站式”满足群众多元办事需求。
“给综治中心反映后,三两天就把他们两家的矛盾解决了。”村民吴某感慨。今年3月,同村的孙某和张某因宅基地问题发生纠纷,村民吴某向胡同长反映了该情况,镇综治中心收到线索后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及胡同长及时介入,仅用3天便促使双方达成协议。
这是清丰县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清丰县按照“县示范、乡提升、村跟进”工作思路,持续深化乡、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高标准打造马庄桥镇、双庙乡、高堡乡、纸房乡4个乡级综治中心,作为建设标杆全县推广,推动19个乡(镇、办)综治中心提质增效,村级综治中心建设同步推进,着力打造一批优秀的村级综治中心样板。建立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组织协调、信息研判、督察督办、应急处置、便民服务、内部管理等6项制度,推动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通过推进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作,全面优化便民服务、矛盾调解等功能模块,打造一体作战模式,进一步推动横向协同与纵向联动,实现资源整合、力量聚合、功能融合、手段综合,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不断深入,社会治安风险防控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清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杜少华说。
综合施策构建全链条解纷体系
“娟子老师,有位杨先生因为婚姻矛盾现在情绪十分激动,您现在有时间吗?”22时许,“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蔡娟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我随时都有时间,把他的联系方式发我微信上。”蔡娟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投入到了调解工作当中。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夜间调解,是“娟子工作室”24小时服务的日常。
“娟子工作室”是由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调解专家蔡娟创办的知名家事调解品牌,2019年12月,蔡娟作为“调解工作指导专家”被清丰县引进,将工作室迁至清丰县,打造出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清丰模式”融合创新,提升治理效能的成功典范。
近年来,清丰县将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重要载体,坚持综合施策,创新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构建全链条调解体系。在法治轨道上实现定分止争,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打造专业队伍。精选人民调解员协会、法院诉调对接团队、检察院行政争议化解中心等部门骨干力量150余名组建专门队伍,发挥专业优势联动化解矛盾风险。配备专职网格平台管理员57人,专兼职网格员587人,发动热心群众、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等组建“三长”(楼道长、街巷长、胡同长)队伍,强化对风险隐患的前端感知和及时处置。
多元协同参与。发动综治中心、司法、信访部门人员定期下沉一线化解矛盾纠纷。组织人社、妇联、法院、民政等部门开展婚恋家庭矛盾纠纷专项治理。依托“娟子调解室”“孝道工作室”“关薪工作室”等调解服务团队,提供专业化解方案。
就近便利化解。在综治中心设置“智能点将台”系统,建立调解、法律服务、心理咨询、危机干预、活动展示5个模块,将县乡村三级调解员、律师、心理咨询师共计194人纳入点将序列,群众根据自己的需求“指尖一点”即可实现线上预约线下调解。在村级矛盾调处室的基础上,设置群众议事厅20个,引导群众在“家门口”依法主动化解婚姻家庭、赡养抚养、邻里纠纷等农村常见矛盾问题。
“调解员依法办事,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清丰县综治中心主任刘耀鹏介绍,清丰县综治中心还将普法工作融入解决实际问题和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全过程,做到事前讲法、事中明法、事后析法。
数智赋能绘就基层善治新图景
在清丰县纸房乡,网格员身穿蓝马甲,随身携带笔、本和“平安通”手机终端,他们承担着政策宣传员、信息采集员、治安巡查员、隐患排查员、矛盾调处员民情联络员的工作职责。网格员每日巡查上报隐患,综治信息平台自动分流交办,形成“发现——处置——反馈”闭环。
近期,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一起邻里纠纷,通过“平安通”手机终端上报信息后,综治中心联动司法所、村委开展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从窗口服务到移动治理,清丰县综治中心以综治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为载体,在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探索创新的步伐。
清丰县开发“9+X”综治信息系统,包含9个业务基础模块及56个子系统,整合信息平台、综治视联网等功能,畅通基层治理“神经中枢”,实现县综治中心与各乡镇、行政村、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联通、资源共享、任务派发、督导落实。县乡村三级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实现治安防控、信息搜集、数据分析、应急指挥、视频调解等功能,并为全科网格化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设计开发“平安通”手机终端、推广应用“平安码”,群众足不出户便可随时反映急难愁盼问题。
数字赋能让清丰县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支点,撬动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综治中心工作模式从“人海战术”转向“数据跑路”,构建起覆盖城乡、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智能化现代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群众诉求实现数字流转、快速响应、高效办理,让社会治理走上“快车道”。
以民为本——出发点亦是落脚点。如今的清丰,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支点,撬动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织密“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治理网络,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不断强化,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平安清丰”的根基越筑越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