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中心”托起群众“大平安”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综述
“现在综治中心‘一站式解忧’,再也不用来回跑,咱们老百姓真是方便多了!”
“专职调解员高效调解纠纷,真心为他们点赞!”
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辖区群众的心声。
近年来,安阳市文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牢牢把握整合资源、方便群众、运用法治、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推动职能部门入驻、整合专业解纷团队、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科技赋能提质增效,让群众来到这里便能实现矛盾纠纷“一个号、一地跑、一站解”,为群众搭建起便捷、高效、温情的“一站式”解忧站。
聚焦“一站式” 实现资源整合
文峰区综治中心坚持“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理念,建立“1+4+5+N”工作模式,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统筹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有关功能。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在大厅设置接待窗口,人社、住建、卫健、民政、自然资源、法学会、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等单位常驻、轮驻,整合金牌调解团队和物业纠纷、城乡建设、劳动人事、婚姻家庭、医患关系、涉校纠纷、涉法涉诉等8个专业解纷团队入驻中心,让群众“一脚踏进大厅门,一眼认准办事人”。
今年以来,文峰区综治中心通过访调结合,以调优先,积极释法,心理疏导等方法相结合方式,共计接待来访群众500余人次,接受法律咨询1300余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0件。
聚焦“全链条” 注重就地化解
在一站式矛调中心,科学划分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信访接待区和指挥调度区,配备智能预约叫号系统和线上信息流转系统,根据群众不同诉求,由综治中心向群众发放受理通知单,以“平台派单”模式,分流导入相应办理程序,并跟踪掌握矛盾纠纷化解情况。坚持法理、情理、政策等相结合,实现各类矛盾纠纷精准问诊、分诊,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问题就地解决。
刘女士于2022年4月入职北京某公司,被派往安阳某商场从事销售工作。今年1月,公司因效益不好,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为此,刘女士来到文峰区综治中心寻求帮助。法律援助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当天便迅速开展工作,指派值班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律师耐心解答疑问,帮刘女士理清思路、树立信心。经多次调解,最终推动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刘女士非常满意,还专门给工作人员送上一面锦旗表达感谢。
聚焦“法治化” 坚持依法办事
“综治中心是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平台。”文峰区综治中心主任马庆丰介绍,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入驻律师等专业力量,为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文峰区综治中心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督促各职能部门严格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完善有关解纷手段的司法确认程序,以法治化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增强矛盾纠纷化解的整体效果。借助综治中心法治资源集聚的优势,将矛盾纠纷化解与普法宣传紧密结合起来,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今年3月13日,文峰区综治中心受理了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值班律师崔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受援人与对方公司的实际诉求,罗列申请人的医疗费票据、支付凭证以及司法鉴定书等相关材料,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前提下,启动调解程序,顺利推动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最终,对方公司赔偿受援人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共计15万余元,在化解矛盾的同时,也为当事人节省了维权成本。
聚焦“数字化” 强化科技赋能
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调度中心,一块实时跳动着数据的电子大屏格外醒目。屏幕上,矛盾纠纷热力图等信息一目了然。这是文峰区综治中心的“智慧大脑”,也是其实现治理效能跃升的核心引擎。
近年来,文峰区综治中心充分整合数据资源,强化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打造综治信息化平台、视联网平台、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等,构建贯通区、镇(街道)、村(社区)的信息综合、指挥调度、联动处置治理体系,实现业务应用智能化、网格服务精细化、图像资源可视化、事件处理高效化、服务群众便捷化、领导决策智慧化。
从功能分散到资源整合,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安阳市文峰区通过充分发挥综治中心效能,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我们将以更高的要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确保人民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以‘小中心’托起群众‘大平安’。”安阳市文峰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田晟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