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二月春寒料峭,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分局徐家棚派出所户政窗口却暖意融融。“这张优待证对我意义重大,感谢小姜警官帮我找回来!”2月18日,退役军人张先生从民警姜雨洁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退役军人优待证,频频致谢。
让遗失证件早点“回家”
2月13日,武昌万象城工作人员将一批遗失的证件送至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徐家棚派出所,包括47张身份证、1本户口簿、1张退役军人优待证、4张社保卡、4张老年优待证。
“得帮这些证件,早点找到主人。”接到这些证件后,民警姜雨洁和户籍室同事们立即开启“破冰行动”。一方面,她通过户口平台查询本省人员信息,想方设法联系到失主;另一方面,对外省证件及部分无法直接联系到失主,就联系外辖户口所在地派出所,为省外证件架起"回家桥梁"。
短短数日,已有十余位群众领回证件。“真没想到丢了半年的社保卡还能找回来!”市民方女士拿到证件时感慨道。一位家长握着孩子的残疾人乘车卡说,“这张卡我们找了好久,孩子每次坐地铁都懊恼自己粗心把卡弄丢了。这下好了,警察姐姐帮他找到了!”
整个徐家棚街道有超过100万平方米的超大商圈,顶峰人流每日近50万人,超大客流背景下,遗失物品肯定不少。这些物品丢失的背后是群众的焦急与期盼,更考验着基层警务的温度与效率。
徐家棚派出所决定加强与辖区武昌万象城、绿地缤纷城等商圈合作,联动建立“遗失物品移交绿色通道”,通过优化移交流程,确保遗失证件能够在第一时间从商圈流转至派出所,再快速回到失主手中。仅去一年,徐家棚派出所就发还群众遗失物品120余件。
让群众每一份期待都有回音
“我的行李丢了,孩子的压岁钱和电脑等都在里面……”2月6日下午,正在值班民警张中帅接到群众倪女士报警,从汉口站乘车回家时,不慎将装有孩子证件、压岁钱及电脑等物品的箱子落在出租车上。
“别着急,您先来我们派出所,我们帮你寻找。”民警在安抚倪女士情绪的同时,还详细询问了她们的乘车时间、路线及行李箱特征等信息。民警当即调取城市视频,很快锁定了倪女士所乘坐的出租车车牌号,随即联系出租车公司,得知出租车司机电话。很快,司机便将行李箱送到派出所。
当晚,倪女士的儿子小程(化名)来到派出所,“谢谢警察叔叔,你们不帮我找回寒假作业,老师肯定要说我没写了。”民警张中帅将箱子还给倪女士,还不忘提醒他们外出时多留心随身财物,尤其要看好贵重物品。
去年年底,辖区一名70多岁的退休高校教师来到派出所值班窗口求助,“能否帮我查询一下我母亲的户口注销证明?”因老人提供的信息有限,外加其母亲是外地户口,只有一个名字和1927年出生信息,民警姜雨洁多方查询且联系外地公安,均无法核实。
“会不会是老人记错了名字,过去的名字和证件登记的不一致是常有的事情。”民警姜雨洁没有放弃,再次变换几个同音不同字后,查询到有关信息,进一步联系当地公安,核准相关信息,及时为老人出具其母亲户口注销证明,解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收到跨越千里的锦旗
一面印有“感谢人民好警察,寻物解困暖人心”的锦旗跨越巴山楚水,从成都市寄至徐家棚派出所,00后民警方卓激动地表示:"原来温暖真的会双向奔赴。"
2月4日傍晚,一位热心市民在徐家棚地铁站附近捡到一个斜挎包,随即将其交至徐家棚派出所。值班民警方卓、辅警吴曌文打开包检查,发现内有身份证、驾驶证、银行卡等证件物品,他们很快联系上了失主唐先生。
然而,唐先生此时已驾车离开武汉,正在返回四川的途中“警官,我已经快到四川了,我也赶不过来,要不就算了,我回家再补办……”电话中,唐先生虽是焦急但却毫无办法。考虑到唐先生的实际情况,方卓主动提出,“您安心开车回家,包我们给您寄回去!”
当晚,方卓自费将包仔细封装,随后通过快递寄往四川。三天后,唐先生顺利收到挎包,所有物品完好无损。感动之余,唐先生和妻子特意定制了一面锦旗寄到派出所,“没想到武汉的警察这么暖心,不仅帮我找回了包,还自费寄给我,真的太感谢了!”唐先生在电话中连连道谢。
正是秉持群众的事就是大事的原则,徐家棚所积极践行服务理念,全力破案追赃、调处纠纷、帮扶群众,2024年收到群众锦旗、表扬信68面(封)。
(记者:白云 通讯员:陈善文、孙逊、董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