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
是滇西北旅游环线的必经之地
214国道穿镇而过
连接丽江与香格里拉
这里
是多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之地
各族群众和谐共居
这里
也是众多企业和行业场所的聚集区
经济活跃
这里
是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
全镇2.13万常住人口中,生活着纳西族、彝族等9个少数民族,251家民宿酒店星罗棋布,20余家企业在此经营。每逢旅游旺季,单日涌入游客量可达3万人次,日均接处警情达20起。
面对辖区“人口基数大、旅游热度高、交通位置险、企业场所密”的复杂特点,虎跳峡派出所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精心构筑“四重防线”,全力守护峡谷之间的平安与繁荣。
第一道防线
深耕社区固根基
虎跳峡派出所将社区警务作为基础工程,着力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善治格局。
矛盾调解精细化。针对婚恋、邻里、家庭矛盾及酒后滋事易发的特点,组织民辅警深入社区、村组,开展全覆排查。坚持抓早抓小,累计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5起。特别对6起婚恋家庭类重点矛盾,建立台账,定期回访,动态跟踪,有效防止了“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发生。
人口管理动态化。针对辖区流动人口多、行业场所密集的特点,虎跳峡派出所将出租屋、流动人口聚集区作为重点,组织警力常态化开展走访入户,用民族语言和汉语相结合的方式,面对面向群众宣讲反诈、防火、防盗等安全知识。累计走访群众360余户,登记更新流动人口信息590余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320余份,有效提升了各族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夯实了治安管理基础。
第二道防线
护航旅游优服务
作为拥有世界级徒步路线和4A级景区的旅游重镇,尤其是夏季旅游旺季,游客量激增,安全与服务压力巨大。派出所主动靠前,全力打造安全、有序、舒心的旅游环境。
面上巡控强震慑。针对景区人流高峰,科学部署警力,在景区入口、热门观景点、徒步路线关键节点设置固定执勤点和流动巡逻线。通过高频次、高密度的显性用警,有效震慑违法犯罪,快速处置各类警情和突发事件,维护景区治安秩序。
点上服务暖人心。秉持“游客无小事”的理念,将执勤点打造成服务游客的前沿阵地。无论是游客走失、物品遗失,还是消费纠纷、紧急求助,民警都做到快速响应、热情服务、高效处置。
第三道防线
保路通畅除隐患
214国道不仅是连接两大旅游名城的“经济线”,更是地势险峻、事故易发的“生命线”。夏季车流量剧增,加之塌方落石频发,景区周边道路在节假日和旺季常因游客涌入而拥堵,交通安全管理责任重于泰山。
源头宣传重预防。在国道沿线关键位置设立交通安全服务点,针对大量外地自驾游客,重点宣传辖区“山高、坡陡、弯急、路险”的特点及疲劳驾驶、超速超载、强超强会等违法行为的巨大危害。累计发放宣传册10000余份,受教育驾驶员及群众5500余人,从源头上提升驾驶员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路面严管保秩序。在辖区事故多发点段、易堵路段及通往景区的主要道路,高频次设置临时检查点,开展路查路检。严厉查处酒驾醉驾、无牌无证、超员超载、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农用车违法载人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入夏以来,累计开展路查行动160余次,交通违法整治15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600余起,其中不戴安全头盔40余起。通过严格执法与柔性劝导相结合,全力保障这条大动脉的安全畅通,守护万千旅客的平安归途。
第四道防线
抓实基础强监管
辖区聚集了20余家企业及众多行业场所,治安要素复杂,基础管理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一环。
治安清查常态化。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原则,对“黄赌毒”、寻衅滋事、盗窃等突出违法犯罪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组织开展集中清查行动累计10余次,重点对旅馆业、娱乐场所、网吧等行业场所开展清查420家次,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20处,有效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重点整治除毒患。深入开展禁毒斗争,组织专门力量对辖区山林、田间地头、废弃厂房等潜在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雨季发现并铲除野生大麻植株100余株,均第一时间进行无害化处理,坚决阻断毒品原植物滋生土壤,守护辖区“无毒净土”。
护校安园筑屏障。将校园安全置于重要位置。在小学、幼儿园上下学高峰时段,严格落实“护学岗”机制,今年以来,组织民警联合校方安保力量及家长志愿者出动140余人次,疏导车辆360余辆次,维护秩序,及时处置突发情况。同时,积极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3场次,通过以案说法、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师生普及防欺凌、防诈骗、防溺水、交通安全及未成年人保护等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受教育师生1000余人次。
步履不停,守护不息
金沙江奔腾不息,守护平安的步履永不停歇。
虎跳峡派出所的民辅警们,在壮美的峡谷间,在繁忙的国道上,在热闹的景区里,在宁静的校园旁,日复一日聚焦主防主业,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优化管理服务,为虎跳峡镇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持续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香格里拉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