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安全感连续5年达99%以上
并保持逐年上升态势
全力解民忧、保民安、惠民生、聚民力
西藏公安一直在行动!
坐标:拉萨市+当雄县
湛蓝天空下
布达拉宫巍峨壮丽
拉萨公安在海拔3600多米的
布达拉宫广场巡逻
(拍摄:拉萨市公安局)
在“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上
拉萨民警带领着
威风凛凛的警犬
给了市民游客“满满的安全感”
他们以坚守诠释责任
守护着这片地标建筑的平安与祥和
成为雪域高原上
一道动人的平安风景!
而在游客相机很少聚焦的角落
当牧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
西藏公安的身影“从不缺席”:
(摄影:强巴群旦)
拉萨市当雄县纳木湖镇
连续下雪,气温急剧下降
派出所民警加大巡逻力度
在皑皑白雪中
帮助牧民转移牲畜1000余头
这样的转场
每年都会进行
冬牧场、夏牧场间的艰辛旅程
派出所的民警们全程参与
凛冽的寒风、崎岖不平的牧道
西藏民警与牧民并肩奋战
赶牛羊的“乌朵”(一种藏族传统放牧工具)
仿佛在说:
“人民的平安,我们来守护!”
坐标:日喀则市定日县、昂仁县
海拔5420米的巴弄卓康
年平均气温-11℃
这片被称为“天边的客栈”的土地上
每一次呼吸都凝结成霜
(摄影:李文浩)
定日县岗嘎镇兰巴拉山口的寒风
卷着雪粒
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的民警们
正高举鲜红的国旗
行进在高山之上
他们的脚印在雪地里深浅交替
藏蓝色的警服
在皑皑白雪里鲜明无比
也让“中国红”在世界屋脊的寒风中
绽放出最动人的色彩!
(摄影:高静)
同样在日喀则
2025年1月7日,那里突发6.8级地震
在昂仁县梅朵村救援现场
一位获救的莫拉(藏语“奶奶”)
眼含泪光紧紧拉着救援民警的手
不禁落下眼泪……
民警伸手
细声抚慰着老人不要惊慌
寒风中,这紧握的手与轻拂的暖
定格着震区
最动人的“双向奔赴”!
见证着危难中
生命相托的信任与守护!
坐标:阿里地区日土县
日土县泉水湖检查站
是西藏海拔最高、离县城最远的
公安检查站
这里被称为“生命禁区的禁区”
年平均气温-20℃
空气含氧量仅为平原的40%
一年300天刮着5-7级大风
(摄影:朗仓多吉)
泉水湖检查站的民警
身着防寒服、背负装备
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
风雪严寒与严重缺氧中
肩负着“不漏一车、一人、一物”的使命
茫茫雪原中他们排列整齐
每一步都迈得那么艰难
又那么坚定
他们用钢铁意志
筑起西藏“北大门”的安全屏障!
以坚毅身姿守护人民的安全
诠释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坚守!
坐标:昌都市洛隆县
洛隆,藏语意为“南谷”
怒江自东向西横穿
念青唐古拉山与他念他翁山平行而过
光照充足,空气稀薄
在这里,群众有什么困难
第一时间就是联系民警
小孩感冒生病了,找民警拿点感冒药
家里灯坏了,找民警帮忙修一修
(摄影:向巴曲扎)
洛隆县公安局新荣乡派出所
民警们坚持定期徒步
翻越辖区5700米的央孜卡牧场雪山
前往农牧民村居
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当地居民都把他们
当作一家人
坐标:林芝市米林县
每年初夏,在青藏高原
大花黄牡丹次第绽放
这是西藏独有的野生牡丹品种
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而米林市的大花黄牡丹
开得最为集中
烈日炎炎下
第十三届米林县黄牡丹旅游文化节
盛大开幕
(摄影:林芝市公安局)
公安民警们坚守岗位
全力投入到安保执勤工作中
当地群众自发为执勤民警
送来热腾腾的酥油茶
民警接过的不仅是一杯酥油茶
更是西藏群众对民警
辛勤付出的认可与感谢!
坐标:那曲市+安多县
在那曲市,基层民警正深入羌塘草原牧区
与赶羊回家的牧民群众交流
他们善“拉家常”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排查矛盾、征求意见
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
宣讲关于生态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
排查生态安全隐患
(拍摄:那曲市公安局)
2019年初,安多县唐古拉山路段
出现历史罕见的强降雪
气温低至-30多度
积雪厚度1.5米以上
600余车辆滞留、1300余人被困
那曲市安多县公安局全警出动
在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
安营扎寨
一干就是51天
创造了
“无一起因拥堵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和“无一人因高反死亡”的
平安战果
(摄影:那曲市公安局)
海拔4513米
-30度的冰天雪地里
拉萨铁路公安处那曲车站
派出所民警克服高寒缺氧
用肩膀撑起责任
用脚步丈量线路
为坚决确保青藏铁路运输安全
贡献平安力量!
(拍摄:向巴曲扎)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政法机关将继续以忠诚、干净、担当
将西藏的“平安高地”越筑越牢
这片屹立于世界之巅的热土
必将在民族复兴的长卷上续写新的神话
向西藏政法人致敬!
向每一个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默默奉献的政法人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