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云南怒江: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绘出边疆治理新“枫”景
时间:2025-10-09 16:44来源:云南长安网责任编辑: 安羽

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边疆的安稳与群众的幸福,正随着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深入推进逐步落地生根。近年来,怒江聚焦实战、实用、实效,对标“五有”“五个规范化”目标要求,全域推进州、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机制创新破解治理难题,以服务下沉温暖各族群众,用综治中心的“规范化”,绘出了边疆治理的新“枫”景,怒江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连续三年位居云南省第一。


一站式办理,解纠纷高效又省心

2025年6月,余某某因其父亲病重住院急需用钱,情急之下驾车围堵欠款方公司大门,讨要11.7万元运输工程款,导致该公司生产运营瘫痪,双方矛盾一触即发。综治中心发现后迅速将当事人引导至中心调解室了解情况。通过情绪疏导,找准矛盾发生的症结后,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对当事人释法明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针对现实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双方当场自愿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协议。

余某某表示:“如果不是综治中心帮忙让我的工程款这么快有了着落,我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真的非常感谢。”

“我们积极履职,将司法力量融入基层治理,不仅能避免矛盾升级为诉讼案件,也能帮当事人省去诉讼流程中的时间成本与经济负担,这也是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生动体现。”入驻综治中心的法院工作人员表示。

怒江利用原有场地改造,科学划分功能区建立各级综治中心,乡、村级均设立矛盾纠纷受理窗口与调解室,实现“场所全覆盖、服务全集成”。

在资源整合与运行机制上,实行“指定常驻+按需轮驻+随叫随驻”模式,高效统筹部门力量;强化三级综治中心上下联动,建立“简单事快速调、复杂事联动调、疑难事反复调”三调模式,确保矛盾纠纷闭环处置。同时,构建“云综治二维码+热线电话+上门反映”多渠道诉求受理体系,推行“首接负责制+闭环督办”机制,依托“怒江网格APP”实现事件实时上报、精准派单、全程跟踪,事件有效处置率达97.4%,真正让群众“只进一扇门、矛盾一站解”。


特色调解,接地气有温度

怒江州各级综治中心基于当地实际情况,将法治思维与民族习俗、地方实际深度结合,创新本土化调解模式,让矛盾化解既守“法理底线”,又有“情理温度”。

上江镇位于怒江州“南大门”,是多民族聚居的边境乡镇。近年来,依托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便民化运行,着力构建“六抓六管”工作机制,交出了一份亮眼“平安答卷”。治安案件与刑事案件连续大幅“双下降”,重大涉边案(事)件“零发生”,连续六年命案“零发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称杆乡立足傈僳族“长嫂如母”的民族习俗,创新“玛腊调解”模式。2021年,称杆法庭依托傈僳族风俗习惯成立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玛腊”调解工作室,开展调解、法律宣传工作。“玛腊”调解员擅长“拉家常”“讲故事”,能够全面了解当事人的生活状态、矛盾根源,及时预判风险隐患。“玛腊”调解员+法官的组合,让法律与道德相结合,推动诉源治理向基层延伸,筑牢矛盾化解的“第一道防线”。

六库街道综治中心聚焦婚恋家庭纠纷隐蔽性强、易升级、难处置等特点,创新推出“1234”婚恋纠纷调解工作法,构建“接警-分流-处置-反馈”全链条闭环机制,有效打通婚恋纠纷化解“最后一公里”。同时,六库街道向阳社区综治中心根据社区特点成立“书记调解室”“婚恋纠纷调解室”,探索“院坝调解”模式,将协商议事搬到群众“家门口”,成为群众信任的“贴心人”。


“五心”网格,织密治理网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眼睛’与‘耳朵’。”怒江州将网格化管理作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毛细血管”,创新打造以“红心、暖心、放心、精心、齐心”为主攻方向的“五心”网格服务品牌,推动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在网格体系构建上,怒江科学划分8103个村级网格、1144个居民区网格,选聘4513名党员担任网格员,实现网格党组织全覆盖,“微信一响,民情上格”成为工作常态。同时,通过开展“访网问格”活动,推动调解力量下沉至全州7655个网格,让矛盾纠纷在网格内早发现、早介入。

怒江将网格打造为干部联系群众的重要通道、收集社情民意的灵敏网络和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平台。今年以来,各县(市)依托综治中心排查矛盾纠纷4859件,化解率达98.12%;刑事案件较2019年下降17.27%,信访总量下降27.58%,命案同比下降50%。怒江以网格治理的精细化、常态化,切实筑牢边疆平安稳定防线,实现“治已病、防未病”的治理目标。

335个县乡村综治中心连点成网,98.12%的矛盾化解率、97.4%的网格事件处置率,还有连续多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全省第一的答卷,是“枫桥经验”在怒江大峡谷里长出的“边疆新枝”。如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成果已融入怒江边疆治理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寸土地的平安、每一户家庭的幸福,都有了最坚实的依托。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