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白嘎法庭:“小法庭”也有“大作为”
时间:2025-09-02 11:07来源:那曲政法责任编辑: 安羽

为推进“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白嘎法庭锚定“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立足草原牧区实际,以“多元解纷、普法同行、履约保障”为抓手,将司法服务与乡村振兴需求深度融合,用接地气的举措化解群众急难愁盼,让枫桥式法庭的法治温度浸润乡村每一个角落。

多元解纷

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积极构建“法官+调解员+网格员+多部门”联动调解模式,通过联合多部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专项行动,深入摸排婚姻家庭、买卖合同、劳务合同等常见纠纷线索,坚持“应调尽调、就地化解”原则,同步建立问题清单,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解决争议。

针对不同类型纠纷,法庭精准施策:在虫草买卖合同纠纷中,通过“法庭+司法所”联动,妥善化解涉80万元、涉及多名债权人的债务纠纷,促成双方达成当场部分履行与分期还款方案;面对邻里采光通风等相邻关系争议,法官实地勘察后采用“背对背调解”方式,并借助村干部力量推动双方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在婚姻家事纠纷中,人民调解员朗扎依托亲属资源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视角,成功缓和家庭矛盾,其所在调解室调解成功率高达92%。

普法同行

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以“案例+双语”讲法、“讲解+答疑”互动的形式,把司法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宣讲中,法庭紧扣草原牧区实际需求:结合危险驾驶、盗窃等常见违法犯罪案例,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开展警示教育,让牧民直观知晓“哪些行为碰不得”;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婚姻家庭、虫草买卖、车辆转卖等高频民生领域纠纷,提供具体法律解读与纠纷解决路径。

近期,在处理一起邻里采光纠纷时,干警促成双方和解后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以该纠纷为切入点开展普法,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邻权相关条款,既化解当下矛盾,更让在场村民掌握同类问题的依法处理方式,实现“解决一事、治理一片”的效果。

履约保障

调解达成协议并非矛盾化解的终点,白嘎法庭深知“只有协议落地,才能真正定分止争”,构建起“全流程跟踪+精准化督促”的履行保障机制。

自2025年7月以来,针对履行期限届满的案件,法庭采取系统化督促措施:履行期限届满前,主动告知当事人履行内容、期限及逾期后果;履行过程中,结合法律条文与类似案例开展法律说明,消除当事人认知误区;履行完成后,通过跟踪回访确认兑现情况。截至8月底,法庭累计督促当事人自动履行案款44万元,涉及多起民事纠纷案件,既显著减轻后续执行工作压力,又从源头上减少进入强制执行的案件数量,为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从草原牧场的纠纷调解,到通俗易懂的普法宣传,再到掷地有声的履约保障,白嘎法庭以“实招”解民忧、以“温情”暖民心,是“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的生动实践。未来,那曲法院将以白嘎法庭为标杆,持续织密基层法治防护网,让公平正义扎根高原土壤,让法治红利惠及更多牧民群众,为平安那曲、法治那曲建设及乡村振兴发展书写更多民生答卷。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