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分局双湾派出所,一片小小的菜园子,成了化解矛盾纠纷的大舞台。这里没有严肃的会议桌,没有冰冷的程序仪式,只有挂满果实的蔬菜、随手可用的农具和围坐在一起的乡里乡亲。民警和群众一边侍弄瓜菜,一边唠着家常,不知不觉中,心结打开了,矛盾化解了。
这是双湾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针对农村地区多发的邻里纠纷、土地争议、情感矛盾等突出问题,派出所创新推出“田园调解”模式,将调解室从接警大厅搬到了充满生活气息的菜园子里,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化解在群众身边。
走进这片特殊的“调解园地”,丝瓜、南瓜长势正好,辣椒、西红柿挂满枝头。园子中央的“明理亭”里,摆放着几张木凳,墙上悬挂着村规民约和普法漫画,一旁还放着锄头、水桶等农具。群众来到这里,就像到了自家菜地,紧张情绪顿时消解了大半。
“咱们就像拉家常一样,有啥说啥。”调解过程中,民警和由乡贤、老党员、村干部等组成的“田园智囊团”成员,用老百姓听得懂的乡言土语,掰开揉碎讲法律、讲道理、讲人情。一起土地纠纷,可以用“种菜要培好根”来比喻邻里关系;一件家庭矛盾,可以用“育苗要看时节”来讲解沟通技巧。民警在调解时还不忘顺手帮群众摘把豆角、收个南瓜,在劳动中拉近距离、增进感情。
为了提升调解效能,派出所还建立了“三级递进”调解机制:简单纠纷在田间地头当场化解,“小事不出田”;复杂矛盾联动镇综治中心、村委会合力调解,“大事不出村”;重大纠纷联合法庭、司法所提前介入,“矛盾不上交”。调解室还不定期开设“菜园法律小课堂”,民警用身边案例以案释法,让法治意识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自“田园调解室”运行以来,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起,调解时间平均缩短60%,成功率达95%,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许多群众感慨:“在这里不像在派出所,就像到邻居家串门,道理听得进,心结解得开。”
一方菜园,连着民心民意;几畦绿地,藏着治理智慧。双湾派出所的民警们,不仅是平安的守护者,更是和谐的耕耘者。他们在充满烟火气的田园里,用脚步丈民情,用真心解民忧,种出了基层善治的好“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