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阳光洒满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山川河谷,金色的麦浪在微风中起伏。这座镶嵌在黄河岸边的小城,此刻正弥漫着比丰收更动人的气息——那是邻里和睦的温馨,是矛盾纠纷化解的释然,是法治阳光照耀下的安宁祥和。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温情的土地上,循化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如同一座温暖的灯塔,默默守护着万家灯火,成为群众心中解决烦忧、寻求公正的“舒心港湾”。
近日,“法治护航新征程 共筑平安青海新‘枫’景”海东行采访组走进循化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只见大厅里的绿植葱郁,电子屏滚动播放调解流程和法律条文,6个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以前遇事愁得睡不着,不知找哪个部门,跑断腿问题也解决不了。现在在循化县综治中心,所有问题‘一站式’解决,太方便了。”刚从法律咨询窗口办完事的撒拉族马大叔拿着法律意见书满意地说。在引导受理区,志愿者搀扶着一名老人走向多元化解区,阳光勾勒出温暖民生画卷。
循化县综治中心搭建的“1厅3区9室”服务平台,堪称“矛盾纠纷诊疗中心”。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9个部门常驻办公,婚姻、物业等9个专业调解组织轮驻或随叫随驻,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一链条解决”,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愿望成真。
和风化雨润民心 特色调解显温情
和美调解室宛如绽放的民族团结之花,以其独特的调解模式和成效获群众称赞。暖黄灯光下,“和为贵”“邻里亲”等字画点缀墙面,书架上法律书籍和民族团结宣传册整齐排列,温馨的布置让人卸下心理防备。这里按综合受理、分类调解、民法宣传模式设置功能区,2名人民调解员、1名专业法律顾问组成的团队,为群众提供调解、法律咨询、诉讼指引“一站式”服务。
“调解室刚成立时,主要服务白庄镇群众,后来清水乡、道帏乡的群众也愿意来找我们。”和美调解室的调解员马世功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和美调解室接待群众来访690余人次,受理矛盾纠纷403件,成功调处394件,引导诉讼10件,调处成功率达97.8%。他手中的回访记录本上,详细记载着每起矛盾纠纷的后续情况,满是责任与担当。
长期工作中,和美调解室调解员摸索出“普法式”“回访式”“炕头式”“点单式”“背靠背式”特色调解“组合拳”。“普法式”融法律知识于调解;“回访式”定期跟踪,确保调解协议落实;“炕头式”进群众家拉家常解心结;“点单式”让当事人选择信任的调解员,提升调解效率;“背靠背式”针对尖锐矛盾纠纷分开疏导寻找平衡点。
韩某与丈夫在2021年结婚后因琐事导致矛盾不断,韩某选择回娘家居住。2022年女儿出生后,两人在子女抚养、财产分割上争执不下,两家人见面就吵。去年夏天,马世功接到韩某的求助电话后,邀请双方当事人及家属到调解室,采用“背靠背式”调解方式分开沟通。
他耐心向韩某分析利弊,对其丈夫讲家庭责任和法律规定。从法律到人情,从孩子成长到家庭和睦,经过3个小时的劝说,韩某与丈夫认识到了各自的问题,达成离婚调解协议。
跨越山海解民忧 跨域调解破壁垒
循化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群众在外务工、经商期间跨域矛盾时有发生。循化县综治中心主动开展跨域调解,让公平正义抵达在外务工、经商群众身边。
“多亏家乡的调解员,不然我在上海市不知道咋办。”在上海市经营拉面馆的马某某感慨道。2023年年初,马某某与上海市的一房东达成铺面租赁口头协议后,投入15000元用于装修和办理营业执照,但准备开业时却发现铺面租给了他人,多次找房东说理,致双方之间矛盾加深。
“接到马某某的求助后,我们立即启动跨域调解机制,我和公安民警及时前往上海市。”循化县综治中心的调解员马撒拉说,他们带着法律条文和文书到达上海市后,先了解情况并与当地部门沟通协调,再对双方当事人展开调解,并讲解民法典中关于租赁合同的规定,分析双方的责任与损失。经过两天的调解,房东认责,双方达成赔偿协议。
2022年1月,马某在外省与某公司签订商铺租赁合同,打算经营拉面馆,合同期限至2022年12月28日。2023年1月,双方未续签租赁合同,某公司提出要收回房屋后,双方因装修补偿起纠纷。接到马某的求助后,马撒拉和公安民警展开跨省调解,经过反复沟通促成和解,马某承诺于2024年12月28日前结清所欠费用、注销营业执照并移交房屋,某公司给予部分装修补偿。“跨域调解解决的是急难愁盼问题,为的是让在外的老乡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法治力量。”马撒拉说。
警司协同聚合力 共筑平安防护墙
“警司联调”机制将司法所的柔性治理与派出所的刚性执法相结合,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起到积极作用。这种“两所”协同模式,发挥各自职能优势,让矛盾纠纷在法治与温情下化解。
今年3月22日,循化县白庄镇的两户村民因建房问题发生争执,继而引发肢体冲突。接到报警后,“警司联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一边安抚双方当事人的情绪,一边测量房屋边界、了解具体情况,再根据掌握的情况与村委会干部分析症结、制定调解方案。
调解中,“警司联调”工作人员从邻里情谊讲到法律规定,帮双方权衡利弊:“远亲不如近邻,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不值得。”经耐心劝说,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自愿达成和解协议,明确房屋边界和建设规范。一场可能激化的邻里矛盾纠纷,在“警司联调”机制下圆满化解。
“我们将继续优化协同流程,强化人员培训,提升调解专业性与精准度,拓展调解领域,为基层和谐稳定筑牢根基,书写基层治理现代化新篇章。”循化县综治中心专职副主任靠维福说道。
夕阳西下,循化县综治中心的灯光渐亮,继续守护小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