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五心”相融让调解有温度——西宁市城东区综治中心用心用情用力化解矛盾纠纷
时间:2025-09-12 15:24来源:青海法治报责任编辑: 安羽

“有矛盾纠纷,找综治中心。”已成为西宁市城东区群众的共识,这背后是城东区人民政府以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为主线,深度整合与优化基层治理服务资源,用高效暖心的服务为群众化解难题。

近日,“法治护航新征程 共筑平安青海新‘枫’景”西宁行采访组走进西宁市城东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居民董某回想起自己拿到被拖欠工资的情景,难掩激动地告诉记者:“没想到不用打官司,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用了几天时间就把拖欠了4年的工资帮我要回来了!”

面对各类民生矛盾纠纷,城东区综治中心依托人民调解、“五心”调解室等平台,用耐心、细心与责任心搭建矛盾纠纷化解“桥梁”,让多起矛盾纠纷在情理与法理间找到平衡点,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图片

交通事故纠纷 调解助力“事了心宁”

交通事故后的赔偿争议,往往牵动着双方当事人的“钱袋子”。城东区综治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高效调解化解多起交通事故矛盾纠纷。

今年6月20日,刘某驾驶的小型汽车与马某驾驶的小型新能源汽车发生碰撞,公安交管部门认定刘某负事故全责,马某提出5336元维修费与1200元营运损失费的赔偿要求,刘某认为费用过高,双方僵持不下。7月7日,马某来到城东区综治中心申请调解。调解员仔细核对维修单据、营运记录,结合责任认定耐心释法说理,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刘某一次性赔付维修费5336元(已付3000元、保险公司付2000元,剩余336元于7月11日付清),马某自愿免去1200元营运损失费。7月11日,调解协议全部履行。

欠薪纠纷 “五心”调解解“薪”愁

7月23日,董某带着困扰多年的“心病”到城东区综治中心求助。

原来,2021年他在西宁某公司做装修木工期间,被老板蒲某拖欠3000元工资,4年来多次索要无果。“五心”调解室调解员接到董某的求助后,一边安抚董某的情绪,一边及时联系蒲某核实情况,并向他说明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

经过多轮沟通调解,蒲某同意一次性支付董某2700元工资,董某对此表示认同,待看到到手的工资,他难掩激动地说:“欠了4年的工资,终于拿到了!”

图片

订金争议 在调解中找到“最优解”

2024年4月,松某与庞某约定定制器具,支付1万元订金后,因器具模具未达要求,松某要求退还订金,庞某以产生模具成本为由拒绝。

今年7月28日,松某向城东区综治中心求助,“五心”调解室调解员梳理合同约定、模具制作成本等细节,引导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最终庞某同意一次性退还订金7000元,双方之间再无争议。

工伤争议 用心调解定纷止争

雇工在工作中受伤,赔偿金额谈不拢怎么办?城东区综治中心通过调解一起工伤争议给出了答案。

8月12日,废品收购站老板刘某向城东区综合事项调委会求助,称其雇用的郑某某在工作时摔伤致肋骨骨折,送医院治疗后,医药费已通过意外险支付,但郑某某仍要求其赔偿误工费4.6万元,刘某认为金额过高。

“五心”调解室调解员介入后,结合郑某某的伤情、误工时长、当地工资水平,以及刘某预支了1.6万元工资的情况,多次与双方沟通协调,最终刘某与郑某某达成一致调解协议,刘某一次性赔付误工费、营养费、后期治疗费共计3.2万元,扣除预支工资1.6万元后,剩余1.6万元足额支付,双方就工伤赔偿问题彻底了结。

调解室里落笔的结案记录、群众接过款项时舒展的眉头……都是城东区综治中心为民解纷、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头的生动注脚。从交通事故高效定赔,到4年欠薪一朝兑现、订金争议中寻到平衡点,再到工伤赔偿化解分歧,5起纠纷的解决,靠的是“五心”调解的耐心、法理交融的细心。

城东区综治中心守护的从来都是群众对“安心”的期待。今后,城东区综治中心将继续做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化解站”,用实在服务织密平安网,让每一次握手言和,都透着法治的温度。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