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不用再挨个部门跑了!”近日,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刚办完因运输过程中侵权责任纠纷的大学生马某拿着调解协议书激动地说。
如此高效便捷的服务举措如何保障?近日,“法治护航新征程 共筑平安青海新‘枫’景”之海北行采访组来到祁连县综治中心这个集多元服务于一体的矛盾化解“终点站”一探究竟。
特色调解暖民心
劳资纠纷调解室、警调对接室、指挥调度室、心理咨询室、速裁法庭……来到祁连县综治中心服务大厅,7个前端服务窗口一目了然,来访群众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有序咨询。“走进1482平方米的综治中心大厅,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调解已进入办理程序。”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近年来,祁连县委县政府高标准打造综治中心,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一把手工程”。综治中心引入社会专业调解组织、专业律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力量入驻,强化联合调解力量,打造“奶茶调解室”、心理疏导室等一系列特色功能室。
“6月是祁连县冬虫夏草采挖季,每年常有草场纠纷发生。今年万某与李某签订了草场租赁协议,李某以17500元租了万某的草山,但后期因草场出草情况不好发生纠纷。我们立即协调相关单位进行调解”祁连县综治中心主任马淑英在一楼的“奶茶调解室”向记者回忆了这起纠纷案件。
在“奶茶调解室”里,奶茶的醇香充满每一个角落,喝下一碗热热的奶茶,心情十分舒畅。在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背靠背”的调解和耐心引导下,双方当事人积累多日的情绪得到释放,就退还部分租赁费问题达成一致,并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最多跑一地’反映的是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时内心的真实愿望,让有矛盾就找综治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是综治中心建设工作的重要目标。”马淑英说。
凝聚合力促和谐
“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吸毒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从大脑到心脏,所有重要人体器官几乎无一幸免。”今年6月,祁连县公安局组织辖区中小学生走进位于祁连县综治中心内的禁毒教育基地。在教育基地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对“VR”体验、吸毒后人脸器官等变化等电子设备进行了体验,直观了解了毒品的危害性。
“对毒品坚决说‘不’,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活动尾声,同学们庄严地禁毒宣言在禁毒基地回响。
近年来,祁连县以“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为原则,整合调解人才、诉讼服务等政法力量“硬件”积极融入,建立完善政法单位常驻、其他单位轮驻或随驻制度,建立健全事项受理、议事会商、重点调度、闭环处置等机制,高标准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很多群众对人民法院的工作比较陌生,为了将最直接的法律服务送到基层,在综治中心设立速裁法庭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措施。”祁连县人民法院派驻综治中心法官张爱莲说。补全诉调对接功能、邀请专业仲裁力量、提供法律援助等举措,进一步丰富了祁连县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路径。
智慧治理提效能
走进祁连县综治中心三楼的综合智慧调度中心(以下简称调度中心),两块巨大的并体屏幕赫然可见——左侧是指挥系统,右侧是调度系统。通过这两个系统,可同时实现全县7个乡镇45个行政村5个社区视频会议,以及实时动态监测。
今年以来,祁连县综治中心积极整合行业部门现有平台系统,构建1个中心、5个平台和13个子系统的智慧治理矩阵,打破了各部门单打独斗的困境,实现了跨部门数据融合、风险预警及决策指令秒级触达。
据介绍,祁连县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应急调度和指挥融合。也就是说,以前开调度视频会议通报情况只能念材料,现在打开调度系统,可以看到实时画面。
前不久,峨堡镇辖区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导致3000余辆车交通拥堵。通过调度指挥,15分钟内处置完毕。
如此迅速的反应机制如何运行?
“我们优化的‘千岗万哨’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群众只需要使用个人微信扫描小程序二维码,无需下载注册,便可在平台使用图文、视频、语音等多种方式上报各类求助信息。”调度中心工作人员马金锐告诉记者。
“你们快来看看吧,这家酒店门口的水泥地塌陷了,地上有一个大洞,这太危险了。”9月4日,一名群众用手机拍摄了一段视频,上传到了调度中心平台。收到留言后,工作人员立即通知了相关单位进行处理。截至记者采访时,有20043人使用了“千岗万哨”平台。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增加,是平台使用效率最直观的表达。记者扫码填写相关信息不一会就出现在了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智慧赋能下的民情反映实现了“指尖办”。
祁连县综治中心正在打造“空天地”一体化”3D建模。届时,重大险情基本上实现30分钟完成资源精准投送,1小时内形成多部门立体处置集群,突发事件响应达标率达98.6%,处置时效较从前提升了40%以上。这一愿景的实现将会展现社会治理数字化矩阵的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