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中心实实在在为老百姓着想,效率太高了!”近日,春耕期间,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夏马勒乡吾斯塘贝希村村民曾某感慨不已。
曾某承包的256亩土地,因配水不及时影响农作物种植,他找到巴楚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接待窗口求助。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联动农业、水利部门,3日内便协调解决了曾某的灌溉用水问题。
据介绍,巴楚县综治中心2025年1月25日挂牌运行以来,以“方便群众”为服务宗旨,坚持“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理念,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创新机制,构建起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服务、心理疏导、信访调处“一站式”高效服务体系,成为群众诉求解决的“终点站”和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标杆”。截至目前,该综治中心累计接待群众来访720人次,受理矛盾纠纷597件,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便民承诺。
图为巴楚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诉讼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正在接待来访群众,引导其按正确的步骤去处理诉讼事宜,尽力为每位来访群众排忧解难,推动矛盾纠纷。
多中心合一,构建高效服务体系
该综治中心按照“功能集成、服务联动”思路,整合公安局、检察院、司法局、人社局等25个单位资源,创新设立“一厅九区三室”和“四庭合一”法庭,采取“常驻+轮驻+随叫随驻”协同模式,形成群众诉求“登记受理—分流办理—处置反馈”闭环管理机制。通过打破部门壁垒,实现矛盾纠纷“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调处、一条龙服务”,彻底解决群众“多头跑、反复跑”难题。
该县群众阿布力克木·吾斯曼通过“新疆平安E家”平台反映,2022年,他在某驾校的乡镇分校缴纳了2500元报名费后,因分校倒闭多次要求退费无果。综治中心线上受理后,立即转办轮驻的交通运输局现场调解,驾校负责人当场微信退款。
阿布力克木·吾斯曼说:“没想到钱这么快就要回来了,真的多亏了中心的工作人员!”
图为巴楚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区律师正在热情地为来访群众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
功能多元化,提升服务能力
该综治中心聚焦群众需求,推动服务从“单一”向“多元”升级,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专业调解“四调联动”机制,对跨部门疑难问题统一派单、限时办结。
居民姑海尔尼沙·吐路洪的丈夫4年前借出4.5万元,但欠款人仅归还1万元,剩余3.5万元一直逾期未还。调解员联合律师介入,欠款人当场承诺还款日期。姑海尔尼沙·吐路洪高兴地说:“工作人员不仅帮我要回欠款,还教我依法维权,心里踏实多了!”
“调解优先原则把问题解决在诉讼前,部门协同更高效。”矛盾纠纷调解区的工作人员孙玉梅表示。
该中心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资源,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仲裁受理、行政复议等“全科式”服务,目前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99件。
居民热孜万姑·图尔荪咨询离婚相关事宜时,律师发现其情绪低落,随即联动心理疏导员介入,了解到她想离婚的原因是丈夫酗酒、不照顾家庭。经调解,丈夫承诺改正错误,夫妻重归于好。
“原本以为这段婚姻走不下去了,是工作人员让我们看到希望,我的丈夫现在愿意改变,我决定再给我们的家庭一次机会!”热孜万姑·图尔荪说。
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创新“心理疏导+调解”“法律服务+调解”“法律服务+心理疏导”模式,该中心累计为27名群众提供心理干预。心理疏导员孜拉兰表示:“用‘情理法’解开群众的心结,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
图为巴楚县综治中心仲裁服务室帮助当事人从沟通调解到握手言和,践行“依法保障劳动者,精心呵护农民工”的承诺。
协同联动,凝聚工作合力
该中心依托信访接待区、公共法律区等功能模块,推动多部门“同台解题”。信访接待区负责人艾克拜尔介绍:“入驻中心前,处理群众信访问题时,存在着联系相关部门任务重、群众等待时间长等问题。入驻后,调解资源、法律资源与信访问题直接对接,办理时间明显缩短。”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通过思想、人员、工作、机制‘四融合’实现‘化学反应’,形成‘接诉即办、未诉先防’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巴楚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王启涛说。
群众满意,彰显服务温度
从激烈的家庭矛盾到农田灌溉难题,从法律咨询到心理疏导,该综治中心以“办得了事、办得成事”赢得群众口碑。通过仲裁调解,顺利拿到经济补偿金的阿迪力·卡迪尔说:“这里能帮助我们群众办实事,我要向身边的朋友、邻居都宣传宣传!”
据介绍,巴楚县综治中心将深化“智慧治理”建设,推广线上法庭、远程调解等数字化服务,推动“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型,全力打造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样板,为平安建设注入更强动能。
(全媒体记者潘从武通讯员延治璋王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