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说要和你玩挠痒痒游戏,要求你躺下,这是正常的吗?”
直播间,一场“游戏”的真相被撕开
今年2月的一天,霍城垦区检察院小葵花未检工作室“预防性侵害”直播间里,未检干警与屏幕前的孩子们互动,告诉孩子们这可不是什么游戏,这是犯罪!

此时,9岁的小丽(化名),蜷缩在房间的角落,瑟瑟发抖,双手不停地搓来搓去。她意识到直播中的这些“游戏”,正是邻居“怪叔叔”跟她玩的不能告诉妈妈的“游戏”。
原来那些事,不是我的错
从6岁起,邻居叔叔常常以"特别照顾"为由,将小丽带到家中玩耍。每次,他都会关上门,递上糖果,却在笑容背后越过了应有的界限。“你是乖孩子,对吧?”这句话就像咒语般困住了她,直到直播间里出现那个关键词:“熟人作案占比76%”。

直播结束后,小丽颤抖着双手,点开直播账号对话框,“老师,我好像遇到主播说的那种‘游戏’,但我一直以为我说出来就是我的错……”
随后,小丽又慌张退出账号,未检干警看见留言后,焦急地一遍一遍告诉小丽,孩子,这不是你的错,遇到这样的“游戏”一定要跟家长或者老师说。
24小时,从云端到现实的拯救
小丽一夜辗转反侧,耳旁一边是邻居叔叔跟自己说“小丽是个乖孩子,这个游戏是我和你之间的秘密哦,不能告诉妈妈。”一边是直播中检察官小姐姐的强调“背心、裤衩覆盖的位置千万不能由妈妈以外的人触碰”。
次日清晨,小丽鼓起勇气告诉了妈妈。妈妈惊呆了:“老张(化名)平时那么热心,还经常帮我们修家电......”接着眼神坚定,拨通了报警电话。

小葵花工作室内,经过未检干警和心理咨询师的耐心开导,小丽攥着手里的玩具告诉未检干警:“每次叔叔都说这是我们的通关秘籍,通关后会给我奖励,但不能跟任何人说”,最终小丽说出了三年来与邻居“怪叔叔”玩的游戏过程。
目前,张某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霍城垦区人民检察院历年来的未检工作,从“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唤醒”,以科技赋能法治教育,既照亮了隐秘的犯罪角落,更激活了社会保护合力,为未成年人撑起“零容忍”的法治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