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四年追薪路终现曙光!法官六轮调解破解工程款“三角债”僵局
时间:2025-04-10 15:15来源:兵团长安网责任编辑: 陈言

一纸欠条,四年纠缠,21万元工程款久拖未付,建筑工人血汗钱能否讨回?看法官如何破解僵局。

防洪工程变“讨债工程”

2020年4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黄水沟防洪治理工程启动。然而,这项民生工程迟迟未付工程款,变成了人们口中的“骗子、赖子工程”。

项目负责人高某将挖运戈壁土方工程分包给钟某,双方约定“完工即结款”,然而直到工程结束,这21万元的尾款却成了悬在空中的“大饼”。

工程竣工验收已一年多,承包公司仅支付部分款项,剩余21万元工程款仅得到工地负责人高某签字确认。

为讨要血汗钱,钟某辗转多地奔波上千公里,最终却只换回一张欠条和高某的“连环承诺”——再等几个月连本带息付清。然而从年初等到年末,不仅分文未到账,高某更是玩起“人间蒸发”,工地不见人影、电话永远占线。

眼见防洪工程筑起的“信用堤坝”彻底崩塌,钟某愤而将高某诉至焉耆垦区人民法院。

庭审现场暗流涌动

承包方新疆某建设公司、包工头高某与农民工钟某三方争执不休,法官却从激烈争吵中捕捉到关键信息:防洪工程由建设公司转包给高某,高某雇佣钟某等民工完成土方工程。工程验收合格后,建设公司已将工程款全额支付高某,但高某将资金挪作他用。面对钟某催讨,高某虽立下白纸黑字的欠条,却因自身其他工程款未到账而持续拖欠。钟某坦言起诉并非要求立即偿清全款,而是无法忍受高某“打太极”的逃避态度。

法官敏锐察觉案件事实清晰、争议焦点明确,当即启动调解程序。带着三方当事人移步温馨的调解室,一壶清茶化解剑拔弩张的气氛。法官既解“法结”更化“心结”,引导钟某体谅高某确受其他工程款拖欠所困,同时严肃告诫高某:“民工血汗钱是高压线!失信不仅触犯法律,更会断送你在行业立足的根本。”

经过六轮调解,双方终于达成阶梯式还款方案:高某当场支付5万元,剩余款项分期履行,建设公司作为见证方提供担保。

一纸调解书让陷入死局的“三角债”重现曙光。当三方在调解协议上郑重签字时,法官特意提醒:“信用比黄金更珍贵,这次可要共同守护好这座'诚信堤坝'。”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