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王浩法官的名言“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王法官说完这话后,社会上开始老人倒地不要扶,更不敢扶的风气带了起来。
这一言论的背后,是一个更加深刻的社会问题:人们对于扶助他人的态度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失落感和不确定性。
对于这一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一点:扶助他人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我们在公共场合遇到了需要帮助的人,我们都应该义不容辞地伸出援手。
这种服务他人的精神是社会建设和共同进步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作为公民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帮助他人的热情却逐渐消减,社会风气也变得越来越冷漠。与此同时,这种冷漠的现象,又给公共安全和治安带来了重大的隐患。
无论是在地铁、公交车还是步行街等各种公共场所,我们时常看到年迈体弱的老人在行动中发生了跌倒的事故,而周围的人却不敢扶,甚至会藏在人群中纷纷散去,对于身旁的危险事件置若罔闻。
这种行为的背后,往往是人们对于风险的担忧和恐惧,也是因为缺乏必要的法律救助机制而缺乏信心和决心。
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什么是让我们不扶老人、不助他人的最大原因?
可能有些人会说是“风险”,比如怕担责任、怕被栽赃、怕被捅扫黑,还可能有些人会说是“无奈”,比如自己刚好赶着上班、比如想着自己也不容易、比如愿意扶但是周围围观者太多等等。
然而,这些原因无论如何都不能成为不扶老人、不助他人的理由。我们需要的是公共场所的扶助机制健全,需要更完善的人身安全保障措施,需要更加正确无误的价值观念引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遇到老人跌倒、孩子失踪等紧急事件时第一时间行动救助,为他人传递出一种正能量,超越自我关注、摆脱惜命鬼的局限,赢得更加高尚的人性。
在内心深处,我们每个人都的确是渴望有人去帮助自己的,而每一次伸出援手,也是一种彼此了解的温暖。
与其害怕或犹豫不决,不如理智地抓住时机,及时地向附近的安保人员或相关部门求助,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成为他人的快乐和希望,也可以成为我们自己的幸福和骄傲。
让我们在每个日子里,都可再见到那样的景象,即“有人摔倒,有人伸出援手,有人感恩,有人拥抱,有人在行动,有人在贡献,那一份互助、那一份爱、那一份社会温暖,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