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他们眼中的崔伯风:骨子里的英雄
时间:2025-10-16 14:26来源:内蒙古见义勇为责任编辑: 安羽

10月9日,中央政法委在京发布2025年第二、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公安局退休民警崔伯风光荣上榜。

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公安的记忆里,崔伯风这个名字,总是与“技术”、“严谨”“可靠”这些词联系在一起。自1973年穿上警服,1983年宣誓入党,他便将大半生都奉献给了公安事业。从技术股副股长到户政室侦查员,他的职业生涯中,大半是在显微镜下和痕迹鉴定中经历着无声的惊心动魄。今年四月,在千里之外的山东荣成,78岁的崔伯风,用一种最直接、最滚烫的方式,让人们看到,那份深植于他骨血中的职业精神与英雄本色,从未褪色。

图片

那一刻,他没有多想。4月7日,崔伯风像往常一样乘坐公交车。“救命!”一声凄厉的呼救,打破了原本的平静。一名20多岁的男子正持刀伤害一名女孩。车辆停稳的瞬间,乘客们尚在惊愕之中,一道身影已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是崔伯风。78岁的年纪,在常人看来已经是需要被照顾的年纪,但那一刻,他仿佛还是那个在公安一线的战士。他与另一位老人,用看似不再强壮的身躯,与凶徒搏斗。“我们连踢带踹的把他赶下车,我压在他身上,没有可以捆绑的工具,又怕他反脱,就一直那样制服他到警察来。”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本能的行动。这份“没有多想”的义无反顾,背后是他近40年警龄、43年党龄的初心,是那份早已融入生命的职责担当。第二天,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后,崔伯风感觉到浑身散架般的酸痛,眼底也因用力过猛而渗出血丝。可问及他回想起来是否后怕过,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只是平静地说:“不怕。”

图片

他是名不见经传的技术专家。原公安局局长图木热在得知崔伯风荣登“见义勇为勇士榜”后,第一时间便送去了祝贺。电话那头,老崔声音洪亮,正与老伴儿在青海旅游,78岁高龄依然步履不停,这份旺盛的生命力,让老领导倍感欣慰,也勾起了往昔的回忆。

图片

在图木热局长的记忆里,当年的崔伯风是技术科一位“名副其实却又名不见经传的技术专家”。“那时的公安工作,远没有如今这样先进的技术装备支撑,侦办案件考验的不仅是民警的专业技能,更检验着每个人的细致与耐心。而伯风,正是这样一个兼具技术与细心的人。面对种种困难,他总能迎难而上,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案件中的技术难关。”

图片

这份在漫长岁月中磨砺出的坚韧与细致,或许正是他在公交车果断出击的底气所在。他曾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获评先进,1978年便是大兴安岭地区公安战线“学东莱”模范,1991年更是荣获了公安部颁发的“全国颁发居民身份证先进个人”。他的荣誉簿,记录着一位幕后英雄的扎实足迹。

图片

从“睡安稳觉”的家训到传承使命。在儿子崔强的心里,父亲是一座沉默而坚定的山。“他上班时就是一个极其认真严谨的人,在家里也是一个严厉的父亲。”崔强回忆道,“他非常正直,我记得不少人找他办事,他没同意过,他老说,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能睡个安稳觉。”这句朴素的家训,重若千钧。它关乎清白,更关乎一名警察内心的坦荡与安宁。这粒名为“正直”的种子,早已在崔强心中悄然种下。而后崔强从部队转业,面对人生的岔路口,他几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沿着父亲的足迹,走进了公安队伍。

这不是一种简单的职业继承,而是一种精神的传承。父亲用一生践行的信念,铺垫出儿子从警路上最坚实的基石。如今,崔强也成为了公安战线上一名人民警察,他也将父亲的正直以及对党的深厚感情传承了下来。

图片

他就是这样的人,一如既往。共事11年的老同事杨莲华,在听说老崔的事迹后,一点也不惊讶。“这就是他能干出来的事,”他说得斩钉截铁,“他年轻的时候就这样,见义勇为的事干了不知道多少,只不过那时候都没在意。”在他看来,老崔这辈子,“就始终一如既往的这样为人,做事,骨子里就带着这份精神,什么时候有这样的事,他什么时候就能冲上去。”

“一如既往”这四个字,或许是对崔伯风最精准的描摹。从技术岗位的攻坚克难,到退休后的挺身而出;从对待原则的寸步不让,到对待生命终局的豁达奉献,它意味着,这一次勇敢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早就融于血脉,始终如一的坚守。

图片

他“偷偷”办完了一件大事。在荣成市虎山镇圣泉党支部,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崔伯风,还肩负一项特殊的工作——红十字会的老年遗体捐赠。这是一份需要极大耐心和奉献精神的工作,而他,不仅是组织者,更是践行者。“已经完成了四名老人的捐赠工作,如今登记在册的有70多人。”

他本人也早已“偷偷办完了”自己的遗体捐赠手续。谈起这个决定,他说:“等没了,住在墓地里,让家人给烧烧纸,有啥意义?不如捐给医学院做研究,那样才有价值。”他将生命的最终归宿,也视为一次奉献的机会。

崔伯风,这位78岁的老人,用一次惊心动魄的壮举,为他一生的职业信仰作了最铿锵的注脚,更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最真实的模样。

无论是否身着警服,他守护人民的底色,从未改变。

图片来源:呼伦贝尔政法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