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调侃自己“一天警察的工作没干过”的他,却是最了解警察的警察!
时间:2021-01-16 10:01来源:津云责任编辑:陈言

1月10日是首个人民警察节,老警察冯基宇一早出门去参加刑侦局的报告会。4年前老冯退休,在公安系统宣传岗位上干了33年,他调侃自己一天警察的工作没干过,但他是最了解警察的警察,民警、刑警、交警、缉毒警、狱警、法医。。。。。。33年来他用笔用镜头记录着各个行当的警察,退休后,他做公号、开抖音、录音频,他和他的老战友们,还有一肚子警察故事没讲完。

一心干文艺从警非本愿

64岁的老冯声如洪钟,目光矍铄,生于京剧世家的他从小爱唱,儿时的梦想是当一名京剧演员,青春期变声后,老冯的嗓子不行了,于是改学唱歌和朗诵,老冯的姐夫帮他找来天津人艺的老师辅导。

小学五年级时,老冯举家搬到农村,回城时冯家6个子女,只有老冯被留在了农村,又当了3年知青。1979年,老冯顶替父亲进入汽车传送轴厂,终于也回了城。

老冯在厂子里的活是每天把传送轴逐一码好,推进炼炉,再把炼好的传送轴拿下来。这是全厂最累的活,但干惯了农活的老冯觉得很是轻松,他有旺盛的精力无处释放,还有一颗躁动的爱文艺的心无处安放。业余时间他常去天津人艺找姐夫玩,慢慢也尝试着自己写话剧,并开始在业余话剧团和平俱乐部排练演出。“那会我的工厂在东丽区的张贵庄,活动地点在和平区万全道,每天下班后,我骑1个小时车到万全道,排戏经常到夜里十一二点,我再骑车回来。而且为了方便排练,我还主动争取上早班,上6点下14点,就这么大瘾。”老冯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化生活匮乏,话剧十分流行,和平俱乐部虽然是个业余团体,但天津人艺的丁小平、沙惟、陈小鸥等名导演常来探班,给予指导,在出演了《乔厂长上任记》《假如我是真的》《李闯王》等剧目后,老冯在圈里有了些名气。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天津人艺排演话剧《凯旋号船长》,原定的主演去演电影了,导演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接替,天津人艺时任院长方沉和沙惟导演都推荐老冯,导演也看中了老冯,但是厂里不太乐意放人,“我那会觉得工作轻松,闲下来就把车间散乱的零件归类码好,还用美术字写了名牌,厂领导一看我还有这本事,就把我调入了工会,让我干宣传。导演去厂里借调我,厂长不愿意,我一走工会的活谁来干,所以厂里说,要借人就干脆把关系转走,导演答应了把我关系转走,但是3年时间关系还是没转成,我又被退回厂里,工会的工作早有人顶替了,我只能回车间。”转了一圈回到原点,老冯彻底心灰意冷了。

1984年年底,天津市公安局面向社会招聘,老冯的妹妹在报纸上看到消息问老冯去不去,老冯说不去了,就在工厂干吧,妹妹知道哥哥只是暂时的消沉,她偷偷给哥哥报了名。考试题目是写个小短文,老冯轻松过关,考取后是为期半年的集训。

集训时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让大家写为什么当警察,老冯的文章被要求在全班朗读。”我写的是我原本不想当警察,我又不了解警察,我一心是想干文艺的。”老冯说,这是他的心里话,从小到大,警察这个职业都没有引起过他的注意,但命运却给了他一身橄榄绿。

从无感到有感“这行真的不太容易”

集训期间,老冯的文艺天赋又开始展露,集训结束后,他成为了唯一一个直接进入市局的学员,负责宣传工作。一开始是在《民警报》做编辑记者,九十年代初,天津市公安局和天津电视台合作了一档栏目叫《津门橄榄林》,讲述真实案例,老冯穿制服出镜主持。

老冯以前学朗诵、学唱歌总被人说不务正业,在工厂里排话剧耳根也从未清静过,但正是这些当年的闲本事,在从警后派上了用场,老冯在镜头前主持范儿正,发音字正腔圆。“那个年代电视节目很少,穿制服主持的节目更少,所以我们这个节目收视率特别好,很多年后我走在街上,还有人认出我,说我不就是那个警察主持人。”老冯说。

九十年代是电视的黄金期,观众反馈好,老冯越干越起劲。受央视一部缉毒纪录片的启发,老冯也开始做真实记录拍摄。“当时我和我的摄像吃住都在单位,3个多月没回家,一有现场我们就去,跟着一线干警一起蹲守,所有抓捕过程都是真实记录。”老冯说。拍回来素材他又自学非线编辑,至今公安局的档案室里还存着老冯当年拍的一屋子素材。

九十年代末,老冯牵头拍摄制作的《人民警察》纪录片在全国纪录片评比中获二等奖,后来他又拍了8集纪录片《无悔忠诚》,可相比荣誉,一次次跟踪拍摄的经历给老冯带来的影响更深。

没参加考试时,老冯对警察这个职业无感,刚入行集训时,老冯说他不愿意干警察,集训结束时发制服,老冯穿上制服发现还挺神气,但也仅此而已。他记得那天百货大楼一层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同学们都穿着制服出来溜达,所有人对这身制服都是好奇的、新鲜的,但所有人对这身制服的分量都一无所知。

在采访拍摄了数不清的警察后,老冯对警察这个职业有了感触,“很多人好像真的干警察有瘾,90年代初,我们去一个凶杀案现场拍摄法医解剖尸体,进去没几分钟我们就被熏得受不了了,三伏天的尸臭恶心得人能吐出来,但是法医连个口罩都没戴,就在那一刀一刀地解剖,跟闻不见似的,出来后我们和一个刚入行的小法医聊天,得知他们一天补助5毛钱。有个派出所民警的老婆,采访时边说边哭,她爱人出现场时被车撞了,双侧股骨头坏死,走路拉着腿,都这样了还坚持上班,还去抓坏人。所以我见过的很多警察的家庭都不是太和睦,心思都在工作上,哪有工夫照顾家里。另外很多警察身体不好,几十年前技术手段匮乏,破案叫‘平地抠饼’,靠着一点蛛丝马迹推理猜测,案子破不了精神压力巨大,睡不着觉就抽烟喝酒减压,身患绝症稍微好受一点又回去侦查办案的警察我见了不是一个两个了。还有个警察,当年脑子好到一个案子涉及300多人,300多本案卷,你只要说出涉案人员的名字,他就能告诉你哪本卷第几页说的这个人的情况,这个案子办完以后这个人就脑梗了,现在经常出现一瞬间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

老冯想了很久,觉得除了“热爱”这个老套的词,再没有其他词语可以解释这些警察的“瘾”,这使得他对工作的重心做出了调整,他希望通过宣传让社会更多了解警察这个群体,体会他们的艰辛,懂得他们的付出。

退休做“网红”初心不忘

2017年3月20日是老冯60岁的生日,他早上准时到单位,完成一天的工作,6点下班后,他把饭卡和办公室钥匙交给领导,然后光荣地退休了。

老冯曾经畅想过悠哉的退休生活,但只过了一个月,他就受不了了,“我原本想我可歇歇了,我在家追美剧,只看破案类的,一追到凌晨三四点,生活全无规律,一个月下来脸都肿了,我想我还是得有个事干。”

以前演话剧的老朋友们喊老冯再去排练,但老冯竟然提不起兴趣,赋闲的这段日子让他体会到了退休后的失落,他由此想到了那些有专业技能的警察,退休后的心情肯定跟他一样,于是他决定去把这些有故事的警察都采访一遍。

接到老冯电话的老警察们都高兴得不得了,原大案队队长陈永山、预审专家李如意、法医杨振来、原反扒大队长刘金龙、看守死囚的原看守所副所长刘健成为了老冯的第一批采访对象。快七十岁的刘金龙和老冯聊了4个小时,从师傅怎么带他、怎么判断贼的眼神,到他和老伴出国旅游,发现全世界的扒手都一样,把老冯的五六块电池全聊没电了。

这些素材被老冯按一期六七分钟的长度整理成系列节目,上传到喜马拉雅音频平台,很快喜马拉雅的工作人员找到老冯,老冯的节目被更名为《中国刑侦法案|尘封档案揭秘》的付费节目,于1月5日上线,目前位列新品畅销榜第63名。

音频节目一周更新三期,老冯计划要做200期,除此之外,老冯还运作着两个抖音号、一个微信公众号。抖音“老冯说事”也是一周更新3次,目前已更新244个作品,粉丝4500多,老冯在这里主打各种提醒内容,包括金融诈骗、养老骗局、在线支付漏洞、相亲骗局、虚拟货币投资、打架斗殴各级伤情的处罚力度等,另一个号“天津应急”里有老冯的专栏节目“老冯话事故”,通过各种安全事故案例普及应急知识。

退了休的老冯成了一个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操碎了心的“网红”,他比上班时更加忙碌,女儿多次对他说“你一定要明白,你不是警察了,你管那个干嘛?”。“以前局里的小年轻们说我‘冯处,你最大的问题就是有激情。’”老冯笑着摇摇头,他拿自己没办法。

周一刑侦局的报告会上,老冯物色了一个新的采访目标,一个身患白血病5年仍坚持办案的刑警。“出去执行一趟任务,回来就发烧,一化验所有指标都上来了,多少次审讯时突然呕吐不止,吐完了继续审讯,犯人都吓傻了,从发病到现在,他破案400多起,就这么一个人。”老冯说起这些就眉飞色舞,不知哪年,老冯也变成了当初他想不通的那种警察,对这身警服有“瘾”,有深深的爱。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