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春假期,天津市各主要商业区热闹非凡,年货摊位琳琅满目,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为确保在津群众玩得开心、逛的安心,天津市公安局对全市公安机关巡防勤务施行“全员全时动态管理”,科学规划部署“点、线、面”巡控方案,做实预防警务、做精主动警务。这是天津深化公安大数据应用新生态建设、科技赋能警务实战的一个缩影,也是天津政法工作的一个亮点。
2024年,天津政法工作的亮点远不止于此:天津市委政法委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做强“三所联动”(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三室联建”(人民调解室、法律服务室、社区警务室),搭建“热线联盟”机制平台,及时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守护群众稳稳的幸福;天津公安深化“5110”实践,建立健全“一点发起、全网响应”协同警务机制,初步打造了以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催生新质战斗力的天津样本;天津检察创新建立“诉讼办案、风险防控、推动治理、明晰责任”一体化、四维度、全流程办案机制,为全国检察机关构建科学办案模式提供版本;天津法院与市级1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天津市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加强恢复性司法措施的适用,推动全市首例认购碳汇替代生态环境损害修复项目落地;天津司法行政深化“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活动,完成了《天津市法律援助若干规定》的修订,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
政治建设永远在路上
年度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天津政法干警齐心努力的结果,也与多年来这支队伍的思想铸魂密切相关,即: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牢记“政法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
天津市委政法委举办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论坛以及全市政法系统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处级干部培训班、政法干警联学班,在天津首次实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全覆盖培训。天津公安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的重要讲话精神纳入各级党委会议第一议题、集体学习第一议题、全警培训第一主课,进一步打牢全警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
天津法院通过举办院长研讨班、专题读书班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制定落实方案,确保工作见行见效;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自觉接受专项经济责任审计与天津市委专项巡视,针对审计、巡视中发现的问题高效整改到位。
天津检察深学深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找准检察履职的切入点与着力点,做到党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天津司法行政推动《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学习贯彻的长效化、制度化,开展“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党支部创建工作,同时加强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行业党的建设,保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政治建设的扎实积累,推动了全市政法干部人才队伍的良性发展,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成为天津政法事业蓬勃向上的代名词。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法治保障
围绕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与天津市委提出的“三新”(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三量”(进一步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以及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十项行动”,天津高质量承办了2024年度京津冀政法工作联席会,制定了《2024年度推进京津冀政法工作协同重点工作项目》,推动45项京津冀“同事同标”、11项“跨省通办”项目,出台30项司法协同重点任务台账;制定全市政法机关贯彻落实天津市委“十项行动”重点任务清单,建立政法机关支持保障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机制,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法治保障。
不仅如此,天津把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涉企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侦破经济犯罪案件988起,挽回企业、个人经济损失25.14亿元;加大对高新技术成果、新业态新模式保护力度,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193件;优化政法公共服务,深度融入全市“一网通办”平台,289项政务服务“一网通办”,140项业务“一窗通办”;针对“小站稻”“沙窝萝卜”的假冒问题,天津检察开展地理标志检察保护专项行动,为区域特色产业护航;持续推进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常态化,全市549家律师事务所为在津1.2万家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超过2.8万件次。
一组组详实的数据,记录着改革深化、工作深入的清晰路径,见证着天津法治营商环境的优化过程。
温暖服务点亮万家灯火
2024年,让天津家长印象深刻的是政法机关对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的细心呵护。部分接送孩子的家长发现,学校大门口的硬质隔离设施更齐全了,这背后,是全市56所高校、3683所中小学、幼儿园重点部位硬质隔离设施的量质提升。再辅以“护学岗”“高峰勤务”“一键报警”等措施的完善,老百姓对“安全感”的切身体会不言而喻。
“护苗”措施远不止于此。天津检察制定《关于加强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实质化履职工作的意见》,让检察官在履职法治副校长期间“依法治校参与者、家庭教育促进者、综合保护监督者”的身份认同更加清晰,使法治教育、防范校园欺凌、依法治校有了更多抓手,也为和谐校园建设增添了更多依托。天津法院出台加强“三合一”少年审判工作实施方案,选派377名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体现出法院系统的司法温度。
为民服务的例子数不胜数。
天津市委政法委建立“热线联盟”机制,整合覆盖110、12345等13家市级单位热线资源,高效解答群众咨询20余万件,联动处置紧急事项500余起。
天津公安全面落实派出所“主防”理念,狠抓基层基础建设,完善“双格双网”治理模式,与街道(乡镇)社区(村)协同配合,社区民警下沉社区由“可能”变成了“可行”,以此带动基层服务、安全防范水平的逐步提升,一大批社区(村)实现“零发案”。
天津法院依法妥善审理涉交通路网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案件,依法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共审结业教保医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案件11.2万余件;以“抓前端、治未病”为导向,加强诉前调解、源头治理,诉前化解矛盾纠纷15.84万件。
天津检察加强食品药品领域司法保障,推动解决“挂驴头卖马肉”、违规使用“生鲜灯”等问题;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专项监督,督促相关部门更新自来水管网,帮助千余户村民喝上“放心水”;联合交通运输部门、轨道交通单位推动实现天津市内地铁全线路“同站进出限时免费”,真情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领会‘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的精神内核,树牢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深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推进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城市‘周全安全’、人民‘宜居安居’。”天津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红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