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我们这一年”·2024年天津政法工作回眸|夯实法治天津建设 厚植公平正义底色
时间:2025-02-11 11:01来源:天津政法报责任编辑: 安羽

法治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是守护人民幸福的坚固盾牌。在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全市政法机关勇担使命,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全面推进法治天津建设,从公安的雷霆出击,到法院的公正裁决,从检察院的精准监督,再到司法局的法治普及,各系统紧密协作,为天津的稳定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绘就出一幅和谐稳定的平安新画卷。

雷霆出击,筑牢平安防线

公安系统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始终冲锋在打击犯罪、保障人民安全的最前沿。在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征程中,天津公安大力完善警格、网格融合治理模式,让安全防范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创新模式如同一张紧密的安全网,将社区、街道与公安力量紧密相连,让隐患无所遁形,传统盗抢骗案件同比下降30%以上,成为守护百姓财产安全的坚固壁垒。

1.jpg

天津公安以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为主线,以持续探索深化天津“5110”实践为抓手,积极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让打击防范违法犯罪更有力度、更有速度。

2.jpg

“5110”服务热线的开通,更是成为民警们的“得力助手”。当基层民警在警情处置、案件办理等工作中遭遇难题时,只需拨打“5110”,就能迅速获得“点对点、伴随式、精准化”的深度支撑。

去年7月30日,公安河西分局接到电诈警情后,迅速行动,仅用7分钟就成功拦截了价值15万元的“黄金快递”,避免了群众的巨额损失。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协同警务机制的高效运作。各警种通过警务通建立协同群组,实现了“以一警牵动全局,以全局支撑一警”的良好局面,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3.jpg

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是天津公安不懈的追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让黑恶势力无处藏身;深入开展夏季行动、冬季行动等专项行动,如疾风骤雨般荡涤犯罪阴霾。去年,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30.5%,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造成损失同比分别下降38.9%和52.4%,这些数字背后,是公安民警日夜坚守的成果,是对犯罪分子的有力震慑。

4.jpg

深化警务质态管理等机制建设,开展优化精准打击机制试点工作,刑事案件破案周期由以往的16天缩短至6天,治安案件结案周期环比缩短20.6%,让犯罪分子无处可逃。

5.jpg

天津公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于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无论大小,都全力以赴。西青区李先生家中被盗案,公安西青分局当天受理,迅速展开调查,办案民警不辞辛劳,走访调查、分析研判,最终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距离报警仅过了不到24小时。河北区王先生遭遇电信诈骗,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第一时间启动警银联动机制,紧急止付,成功保住了王先生的160万元血汗钱。现行命案保持全破、大要案件即发即破、民生小案多破快破,天津公安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让“平安名片”成色更加鲜亮。

公正裁决,守护公平正义

法院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每一次裁决都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024年,天津法院新收案件58.8万余件,审执结57.1万余件,诉讼标的额2391.9亿余元。在这一组组数字背后,是法官们日夜伏案、严谨审判的身影,是对公平正义的执着坚守。

6.jpg

天津法院坚持保安全护稳定,坚决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人民安全,强化人权司法保障,为筑牢首都政治、安全“护城河”贡献力量。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中,法院积极作为,服务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防范化解风险等,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7.jpg

司法便民利民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目标。强化民生司法保障,维护老幼妇孺及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持续优化诉讼服务,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加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8.jpg

去年,“天津南楼煎饼”侵权案备受关注。正牌“天津南楼煎饼”因名声大噪,被不法商家侵权。河西区法院接到案件后,迅速组织专业知识产权法官团队,深入研究案件细节,实地走访收集证据。在审理过程中,法官们秉持公正原则,充分听取双方意见,最终认定被告构成不正当竞争,依法判决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这一判决不仅维护了“天津南楼煎饼”的合法权益,更树立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典范,让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

9.jpg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天津法院以更实举措践行司法为民,以更大力度深化司法改革,以更严要求从严治院治警。以司法之为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津城大地。

精准监督,彰显法治温度

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市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涉企合同诈骗等破坏市场秩序类犯罪,推动民企内部腐败治理,秉持“如我在诉”的理念,同步推进打击犯罪和追赃挽损。

10.jpg

武清区检察院在办理某企业内部人员职务侵占案时,引导侦查机关及时查封、冻结涉案房产、赃款,依法督促被告人退缴违法所得,帮助企业挽回损失1000余万元,让企业重焕生机。

11.jpg

深入开展涉企经济犯罪“挂案”清理专项行动,监督、配合公安机关集中清理“挂案”,为企业“松绑”“减负”,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专注发展。依法打击重大责任事故等犯罪,办理涉企安全生产案件,促进筑牢企业安全生产“防护墙”,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开展“空壳公司”打击治理专项行动,探索形成数据治理新模式,依法办理相关犯罪,净化企业市场环境,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12.jpg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天津检察机关扎实推进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实效化。秉持“只要来访群众申诉有1%的道理,也要100%维护好”理念,耐心疏导群众情绪,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表达诉求。对办案中争议大、有影响的案件开展公开听证,既解“法结”又化“心结”,让矛盾纠纷在阳光下化解。

13.jpg

津南区检察院在保护“小站稻”地理标志商标权案件中能动履职。一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冒用“小站稻”品牌,津南区检察院积极探索支持起诉,与多部门沟通协作,对证据材料进行会商研判。在庭审中,检察官出庭履行职责,宣讲法律法规,促使原被告达成调解。为更好保护“小站稻”品牌,津南区检察院还将与多部门签署协同保护实施意见,为乡村振兴贡献检察力量。

14.jpg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天津检察机关将继续坚守法律监督职责,以精准监督彰显法治温度,为社会公平正义保驾护航。

法治普及,润泽百姓心田

法治的根基在于人民群众的信仰和践行,市司法局在普法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坚持聚焦大局和群众关注,深入开展专业精准的普法宣传。持续组织“宪法精神七进”,让宪法走进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军营、网络,在基层场所广泛覆盖。深入开展民法典主题宣传,录制系列微课堂,打造民法典主题地铁专列、公交、游船,形成城市流动法治风景线,让民法典的知识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百姓心田。

15.jpg

助力天津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启动“促发展护营商”专项普法活动,举办“民法典·圆桌派”专题访谈,组织公司律师职业能力比武大赛,提升企业管理法治化水平。全市各部门深入落实普法责任制,“企业家法治会客厅”“千名人社干部进千企”“女子学堂”等普法宣传品牌持续发力,让法治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16.jpg

以文化涵养法治,以法治浸润人心。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借助戏曲、相声、快板、剪纸、皮影等艺术形式,打造津味法治文化。共建共享市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阵地优秀品牌,各区、各部委办局建设法治“微景观”,让法治元素融入日常生活,让群众在生活中感受法治的力量。

17.jpg

滨海新区司法局积极探索商事调解新模式,指导成立商事调解组织,建立“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搭建调解中心与自贸区有关部门的衔接沟通平台。“商事调解+赋强公证”模式为企业解纷提供了“最优解”,一家融资租赁企业和10余家外地企业发生纠纷,调解中心运用在线远程解纷模式,仅用时1天就促成分属四个省市的各方达成调解协议,办理好相关手续,高效便捷的服务赢得企业赞誉。全市政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法治天津建设的道路上,以坚定的信念、扎实的举措、不懈的努力,守护着城市的安宁,呵护着百姓的幸福。在未来的征程中,他们将继续携手共进,以法治为笔,绘就更加绚丽的平安新画卷,为天津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