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愁坏了!多年心血要打水漂,法官水上调解,帮渔民老李闯过难关
时间:2025-09-23 09:17来源:吉林省长安网责任编辑: 安羽

“法院可真是解了大难啊!”看到吉林铁路运输法院法官的渔民老李脸上瞬间绽开笑容。

就在6个多月前,这片维系着老李生计的水库,还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将他牢牢困在进退维谷的夹缝之中,而转机始于一场破浪而来的水上调解。

桦甸市双杨树水库,是一座拥有43年历史的水库,经营权几经流转。2008年由邱某取得承包权,2013年5月邱某又转包给老李,合同期约定至今年3月1日。

十多年来,老李与老伴在水库边建起小屋安家落户,精心照顾这片水域,所有的期盼都系于收获季的回报。

然而,今年2月,一场罕见的持续低温“倒春寒”彻底冻结了希望。老李忧心忡忡地看着迟迟难升的水温,鱼苗生长严重滞后,远远达不到捕捞标准。屋漏偏逢连夜雨,合同到期日日益迫近,发包方水库管理部门依据合同,多次发出按约交还水库的通知。

这对老李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此时交库,意味着多年心血和投入将付诸东流,更揪心的是,赖以栖身的岸边小屋也面临不保。

“要是真这时候交回,我们两口子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了。”老李老伴的话语带着哽咽。冰冷的现实与冰冷的水面,将老李夹在中间,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老李忐忑地走进了法院大门。

面对这起牵涉渔民生计、合同刚性履行及公共水库资源管理的纠纷,承办法官决定前往库区寻找破题答案。

老李踏着湿滑泥土急切迎上法官一行,未及寒暄便倾诉困境。

法官沿水岸勘察,确认低温对渔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实,也发现了这起纠纷的核心问题,便是年初这场极端低温是否构成了法律上的履行障碍?若机械地强制执行原合同,是否会导致显失公平的结果?

结束实地勘察,法官马上联系到了发包方水库管理所及水利部门。一方面细致、客观地陈述老李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另一方面,援引相关法律,阐明法律依据。

“强制收回,鱼苗几无价值,老李损失惨重;仓促接管也会造成管理风险和价值损耗。如果能够合理宽限一些时间不仅可以帮助老李止损退出,有利于资源恢复管理,而且其继续看护还可以维护国有资源。”法官从水库资源可持续管理和公共利益角度切入分析道。

听完法官的一番话,水库管理所负责人的态度开始松动。法官抓住时机,提出将调解现场搬到水库上,实地了解一下老李的困难。

一艘普通的渔船成为庄严的临时法庭,船头悬挂着神圣的国徽,船中央摆放着一张简单的木桌。法官首先引导双方实地查看水库环境和鱼苗的实际生长情况,直观感受困境,固定关键证据。

“我保证,如果可以宽限几天,我一定守着这水库,把鱼苗看护好,绝不让资源有半点闪失。”调解桌前,老李恳切表达延期愿望。

管理所负责人理解老李的困境,但对延期成本及补偿存虑。面对疑虑,法官居中明法析理,“合理宽限期是平衡多方利益、实现最优解的关键,既有助于老李止损退出,更为资源恢复和后续平稳过渡创造条件。而且,延期协议可明确双方权责。”

最终,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互谅互让,握手言和,同意合理调整合同履行期限。

随后,法官围绕延期交付核心,指导双方就延期期间水库管理责任主体、老李维护义务标准、资源价值保障及安全交接等关键问题充分协商,形成明确、细致、可操作的书面约定。

风波消散,夕阳铺满一湖碎影。老李伫立船头,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笑容也爬上了眉梢。这笑容,是愁云散尽的释然,更是对那一纸承载着智慧与温度的“续约”发自心底的感激。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