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西省公安厅贯彻公安部“科技兴警”战略,以“专业+机制+大数据”为核心,提出“三张图”建设规划,有效提升了基层公安机关的风险防范、精准打防、应急处突能力,推动公安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型,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一图串起人车路企,一屏尽掌全域动态。今年以来,在江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的部署要求下,全省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先行先试,创新构建以“态势感知图、可用资源图、风险隐患图”为主的交通管理“三张图”(以下简称交管“三张图”)系统,不仅实现警情处置效率翻倍、隐患治理闭环管理,更让群众感受到“数据多跑路、安全多一分”的获得感。
一图总览
全域态势从“小时级”变“分钟级”
9月23日的赣南,清风送爽,2025年全国交通安全大篷车“美丽乡村行”巡回宣传活动来到了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
当日下午,赣州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南康大队唐江中队院内人头攒动,来自13个省、市地区的交警代表、业务骨干目光正聚焦在中队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屏幕上显示的正是赣州交警创新搭建的交管“三张图”系统界面。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我们的‘交通态势感知图’,屏幕上红、黄、绿三色热力点,实时标注着辖区拥堵路段与事故高发区域……”唐江中队民警手指屏幕,向在场人员详细讲解“三张图”系统的功能与应用。
当听到“通过这张图,我们实现了全域态势一分钟感知、风险规律一小时研判”时,不少参会人员拿起手机拍摄记录;而在了解到该中队借助“三张图”实现警情同比下降30%后,现场更是响起阵阵交流讨论声。
原来,为推动交通安全治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今年以来,赣州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创新构建交管“三张图”系统,并整合13个平台数据资源,围绕“人车路企”四大风险要素,将“三张图”的功能从“数据呈现”升级为“实战赋能”,在交通态势感知、资源调度、隐患治理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大屏上跳动的数据流,无声诉说着变革的力量。唐江中队管辖4条国省道、总里程达314公里,过去靠人工巡查和经验判断,如今依托“态势感知图”,每1分钟即可完成一次全域交通态势扫描。
“以前分析警情要花一个小时,现在一分钟出报告。”赣州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南康大队唐江中队中队长葛志福指着屏幕介绍,系统通过历史数据分析,精准锁定每日17:30-19:00为辖区高峰拥堵时段,且唐江大道与工业大道交叉口连续三周位列事故高发榜首。据此,中队迅速调整勤务:增设2个固定岗、部署2组巡逻警力,并加装智能云广播引导非机动车通行。
整治后仅半年,该区域警情月均下降30%,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警力跟着警情走,不再是口号,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现实。”葛志福说。
而在赣州蓉江新区,数据赋能已深入执法末梢。今年6月,一名群众报警称驾驶途中遭一辆无牌老年代步车恶意逼停。接警后,办案人员立即调用“可用资源图”,联动周边8000余路公共视频,跨越南康、经开等多个区域追踪轨迹,仅48小时便在南康区成功查扣嫌疑车辆。
“我们不再被动等违法发生,而是提前把风险拦在上路之前。”赣州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在赣州,交管“三张图”系统已覆盖该市所有县(市、区),形成“市级统筹、县级应用、中队落地”的三级实战体系,真正实现“一图知全域、一屏管全城”。
提质增效
交管治理“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
在新余、宜春等地,交管“三张图”也如同精密运转的智慧大脑,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注入强大动力,全面提升交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市民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今年3月,新余市北湖路早高峰出现常态化拥堵,新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通过“态势感知图”对三天内的数据进行追踪,发现该路段因周边小区出行集中,7:30-8:30车流量激增46%。
指挥中心随即调整该路段信号灯周期,将绿灯时长从29秒延长至60秒,并联动附近小学错峰放学。“现在早高峰通行时间缩短了很多,家长都说‘堵心路’变‘顺心路’了。”正在该路段执勤交警说。
据介绍,在交管“三张图”系统的搭建过程中,新余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将“态势感知图”打造成了该市道路交通的“智慧天眼”,把电子警察、卡口系统、信号灯控制系统、交通诱导屏等智能交通设施全量接入该图,以实现各类设施互联互通、协同工作。
同时,该支队通过“可用资源图”整合路面屯警警力、固定执勤点、流动执勤小分队等资源,实现“可视化调度”。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指挥中心可通过可用资源图迅速调派距离最近的警力进行前期处置,快速恢复道路通行。
在“风险隐患图”的应用上,新余交警创新推行“红黄绿”分级治理机制。在刚过去不久的“百日行动”中,他们拉网式排查出243处道路隐患,其中坑洼路面、视距不良弯道等列为红色高风险,必须立即整改;标志不清、标线模糊等列为黄色中风险,限期督办;其余绿色低风险则纳入日常巡查。
在交通管理向智慧化转型关键期,宜春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以交管“三张图”为抓手,构建“科技支撑、机制保障、实战应用”立体化治理体系,推动指挥调度、勤务管理、违法打击三大核心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
“4分钟!从接到求助到送医,比以往快了近1小时!”6月8日18时22分,75岁老人突发脑出血急需送医。宜春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宜阳大队指挥中心值班人员江鸿通过交管“三张图”一图总览功能,迅速调度最近铁骑执行护送任务,并借助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系统规划最优路线、预置绿灯,仅4分钟就将患者送达医院。
6月11日,该大队在套牌车查缉行动中,依托“三张图”快速锁定3组最近铁骑,规划拦截路线,30分钟内查获两辆嫌疑车辆。
此外,该大队还自主研发“出警超时提醒”小程序,构建“派警—提醒—督办—反馈”全流程闭环。自启用以来,接处警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3分钟以内,“一报警,交警马上就来”已成为市民共识。
人手“一图”
从“基础工具”升级为“实战利器”
在构建交管“三张图”系统的过程中,全省高速交警给出了属于自己的清晰答案。
3月15日,江西省公安厅交管总队高速交警四支队第三大队指挥中心民警视频巡查发现,大广高速公路九岭山隧道内有一辆半挂货车发生故障,车辆停于行车道内,车体冒出的浓烟在隧道内迅速扩散。
指挥中心依托支队建设的交管“三张图”实现“秒级响应”——立即调动附近可用警力赶赴现场处置,并通过“三张图”里的可用资源图迅速获取隧道详细信息,同步共享至消防、养护、施救等联动部门,为高效处置提供有力支撑。
得益于各联动单位的高效协同,从警情发现到道路恢复畅通,全程处置迅速果断,各环节紧密配合,处置效率较以往提升了近一倍,并成功实现了应急处置“零伤亡、零次生灾害”的教科书式救援。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前夕,针对辖区沪昆高速技改路段没有应急车道造成施救难的问题,该支队临时设置11处“一站一警一救援”点位和22处紧急撤离通道,并将信息录入交管“三张图”。同时,为有效提升易拥堵点位的疏堵效率,快速发现“致堵第一辆车”,该支队将辖区易拥堵点位及相对应的“一点一策”录入支队交管“三张图”,进一步提升应急指挥调度和疏堵保畅效率,确保节日期间群众出行安全畅通。
“以前靠经验判断,现在用数据说话。”四支队第一大队民警张强对此有着切身体会。以往,发现的路面隐患点只能凭借人力记忆,信息繁杂易疏漏,可如今,借助“三张图”系统,那些隐患点如同被精准定位的“雷区”,在地图上醒目地标记为一个个红点,民警们得以按图索骥,高效“排雷”。
江西省公安厅交管总队高速交警六支队秉持“边建边用边完善”的工作思路,让交管“三张图”从“基础工具”升级为“实战利器”,在高效指挥、快速响应、精准施策中织密高速平安网。
“只记得是辆黑色奔驰,车牌没看清,转账后才觉得不对劲……”9月17日18时许,六支队第五大队接到一起报警,当事人于2小时前在南韶高速南昌往宁都方向(乐安县境内),被一辆小轿车拦截“碰瓷”,被迫转账5000元。
依托支队搭建的交管“三张图”,办案民警很快锁定一辆贵A号牌车辆。最终,六支队通过与高速交警三支队、广东高速交警、东莞市公安局跨区域联动,9月18日3时33分,犯罪嫌疑人在广东东莞被警方成功抓获。
从报警到嫌犯落网,仅用9小时,交管“三张图”的精准定位能力成为破获此案的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