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司法局已建成16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打造的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五年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577万件……这是10月30日北京市司法局召开的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 均衡发展”三年行动清单(2025-2027年)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该《行动清单》共26条,包括市级层面10条,区级层面16条,内容为针对全市法律服务各个行业规范化建设提出明确工作措施和任务指标。

北京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动清单》的10条市级内容包括强化法律服务行业党建引领;巩固和推进全市公共法律服务统筹协调,基础建设;依据行业特点促推各法律服务行业规范化和均衡化水平等。16条区级内容,则针对各区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一区一策”。
《行动清单》提到,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北京市司法局已建成16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343个街道(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在7206个村(居)实现法律服务全覆盖。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五年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577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9%。
同时,北京市司法局开创由职业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的“北京模式”,1100余名律师服务全市3700多个村,年均提供各类服务41万件次。2024年,全市统筹全领域全链条法律服务资源,开展“法润京华”专项行动,年均服务群众达20万人次。2025年,依托该行动设立“城市蜂鸟”法律援助项目,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公益法律服务。
此外,北京市设立604家法律援助工作站,开通绿色通道,推行法律援助告知承诺制,近三年共受理农民工民事法律援助案件4万件,为农民工成功讨薪6.5亿元。目前,全市建有各级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7944家,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覆盖率保持100%。
北京市司法局推动《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条例》地方立法,已于今年9月26日正式颁布,将于12月1日实施。2025年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发布的最新一期国际仲裁调查报告显示,北京首次跻身全球最受欢迎仲裁地第四位。
下一步,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将继续推动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薄弱环节倾斜,让公共法律服务覆盖更均衡,逐步实现2027年建成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目标。
文/董振杰 摄像/宁志永 剪辑/翟雷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