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深圳市南山区锚定“全球一流现代化创新城区”战略目标,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山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扎实推进区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依托区级综治中心和8个街道综治中心,整合各类资源,实现人民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以来,全区矛盾纠纷化解率97.85%。
近年来,南山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从法院的“诉调对接”到街道的“联调联动”,从楼栋长队伍建设到网格员角色转变,南山区正以系统性、协同性、创新性的治理实践,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化解在源头,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石。
“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以来,全区矛盾纠纷化解率97.85%。
扩大解纷“朋友圈”
南山法院推动矛盾纠纷前端化解
不久前,在全国首家新能源电池行业非诉解纷中心,两家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的货款纠纷得到圆满解决后,又开展了新的合作。
新能源电池行业非诉解纷中心由南山法院在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设立。成立以来,已化解涉电池企业纠纷28件,及时解决企业诉求,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纾困解难。
这是南山法院扩大解纷“朋友圈”的一个精彩剪影。为取得多元解纷最大合力,南山法院引入行业协会、商事调解组织等特邀调解组织55家,实现诉讼与调解的无缝衔接,全年诉前化解各类纠纷19537件,同比增长16.6%,诉前调解成功率达34.86%,推动多元解纷从“量变”向“质效并重”升级,促使大量矛盾纠纷在家门口、行业内得到实质化解。
南山法院强化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共建多元解纷机制,搭建解纷平台,促进金融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婚姻家事等类型化矛盾前端化解。
例如,南山区互联网科技金融企业多,为防范辖区金融风险,高效化解金融纠纷,南山法院联合区司法局、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等单位搭建区金融借贷纠纷调处平台,通过指导调解、司法赋能、司法保障,为金融领域涉诉群体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法律服务,有效提升社会信用环境,维护金融秩序。
“软硬兼备”化矛盾于无形
南头街道创新非警务警情联调机制
2024年11月的南头街道某建工企业门口,一名分包项目人员因工程亏损问题躺在地上,要求千万元的天价补偿,并多次通过自残、静坐、多日滞留等方式表达诉求。因总包、分包单位都已付清款项,各单位争执不下,该人员的情况也十分危险,这场“小意外”成为检验基层治理的“大考题”。
街道综治中心的联调机制立即启动,各方到南头街道平安建设中心,经民警、调解员调解普法和耐心劝导,会同总包、分包连夜多轮劝解说明,最后该人员接受调解结果,该纠纷就此化解。这是南头街道非警务警情联调机制的创新实践。
“非警务警情协同处置一直是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难题,反复出现和循环报警、但难以靠单一部门化解的纠纷,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并影响基层治理稳定性。让非警务警情处置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实现跨部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创新,是目前基层治理改革的新趋势。”
南头街道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联合南头派出所打造的非警务警情联调机制,聚焦“谁来统、怎么分、哪里转、如何接、何以好”五个核心问题,建立了“矩阵式统筹领导机制”“多重系统融通机制”“流程无缝衔接机制”“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多元赋能机制”五大机制,确保非警务警情调处“统得起”“分得出”“转得顺”“接得住”“办得好”。
南头街道将110警情系统与民意速办系统如何高效对接“汇流”到综治中心,迅速将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
“软件”方面,在综治中心打造非警务警情联调指挥中心,探索纠纷化解“典型场景案例库”,形成各类“判例式”参考案例。同时,注重多元主体参与,充分发挥群防群治队伍的“神经末梢”作用。“硬件”方面,综治中心设置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工作室、社会心理服务室、部门进驻工作室、监控研判室和群众接待厅、非警情部门联调室和南头街道微法庭,在调解工作、法制宣传和心理调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软件”和“硬件”赋能下,南头街道综治中心与南头派出所共同处置非警务警情725宗,现场调解478宗,处置率和好评率达100%。
“红色引擎”驱动“小蜜蜂”
新就业群体为基层治理注入澎湃动力
去年6月,一则“广东深圳外卖小哥暴雨中伫守在排水井前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的短视频刷屏社交网络。暴雨中,一位美团外卖小哥坚守在被冲开的井盖旁,冒雨警示过往车辆行人。这一举动感动了周边的居民,也被路过的市民拍下来发到网上,赢得网友们纷纷点赞。
这位外卖小哥名叫明云龙,今年23岁,贵州遵义人,是美团外卖南山科技园站点的骑手。
像明云龙守井盖这样的善举在南山比比皆是。粤海街道大冲社区依托小哥书记工作室、骑手流动党员党支部等平台,挖掘培养小哥党员带头人,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20余件。同时,创新打造小哥“四员”队伍,引导外卖骑手担任安全劝导员、志愿服务员、兼职网格员和文明宣传员,涌现出饿了么小哥陈创泽与赵磊英勇灭火等先进事迹。
大冲社区还依托“党群G+”系统打造的“蜂汇家园”平台,引导辖区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该平台集成学习、积分、诉求等治理功能,已吸引全区1万余名新就业群体注册参与6大类30余项治理项目,通过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心理解压、亲子教育等服务,有效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将创新触角延伸至企业服务领域,桃源街道设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书记工作室,2024年累计走访企业167家,收集企业诉求105条,解决问题101条,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聚焦商业街区治理,西丽街道建立366大街商户联盟座谈机制,通过定期座谈及时解决商户在市容环境、矛盾纠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有效优化营商环境。
在区域统筹层面,南山区优化升级社会组织书记工作室,全年开展社区治理、为企服务等领域活动30场,服务超800人次。同时,区物业管理指导委员会全面落实四级物业管理指导体系,2024年约谈业委会及物管企业96次,组织调解物业纠纷268起,提出书面建议367次,有效化解物业矛盾纠纷。
“网格员+楼栋长”协同共治
矛盾调解触角深入社区毛细血管
“我们的工资终于拿到了,谢谢你们帮助解决了这件烦心事。你们真的把我们老百姓放在心上!”2024年1月,蒋先生等8名装修工来到招商街道兰园社区,感谢社区网格员龚全与警务室民警及时出手化解劳资纠纷,成功帮助他们拿到欠薪。
在南山区,网格员已经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主力军和排头兵,他们不仅是网格采集员、信息员,更是社区调解员、服务员。网格员龚全从事网格工作8年、社区司法专干7年,秉承着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务,做好居民的“贴心人”“和事佬”,至今已处理纠纷案件百余件。
在南山街道风华社区,居民反映学校两旁道路狭窄且未实现人车分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楼栋长迅速响应,汇总问题、整理居民意见后反馈至社区工作站。经过实地调研和集中讨论,确定了电动车循环行驶的解决方案后,楼栋长发起“创建小区平安校园路”活动,主动上街指挥交通,在校园、小区门口值班守护,不仅畅通了道路,更疏解了居民心中的堵点。
“自己家园自己建”。以南山街道为代表,南山区各街道始终以党建为核心引领,全面统筹街道与社区的各类资源,大力培育和建设楼栋长队伍,持续激发队伍活力。
目前,南山街道楼栋长队伍发展态势良好,3710栋楼宇共配备2179名楼栋长,其中党员楼栋长占比5.23%。这支队伍已成为覆盖广泛、服务优质的特色社会组织,在促进邻里和谐、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